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籍推荐文学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书籍推荐文学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喜欢文学适合选什么专业?
我妹妹从小喜欢文学,大学时读了汉语言文学,研究生依然是汉语言文学,或许这就是热爱吧 。
这是她的亲口讲述:
北大教授戴锦华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学了文学,它会融入到你的骨子里面,为你的人生指点迷津。
我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书,但好像更喜欢看小说,初中的时候看了张爱玲的部分作品,不禁惊叹世间还有此等奇女子,中学期间把张爱玲的作品和白落梅所写的张爱玲大都读了一些,自此爱上了张爱玲。
每次写完作业之后就会偷偷的把金庸的武侠***拿出来,越看越想看,但又害怕父母发现,最害怕的还是自己被打断之后接不上,毕竟金庸的武侠***太精彩了。
高考后选专业,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上了大学之后,每天在图书馆看中外名著,前三年就是这么度过的,到了考研的时候,依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了这么多年,但我还是发现自己读书不够多。
其实学文学最大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在看作者所讲的事情中汲取一些经验,获得一些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让你感受到世界的博大,文学的浩瀚。
文学并不只是学好文学就可以了,它与历史、哲学、艺术、心理学息息相关,所以学文学要涉猎各个方面的书籍,正是因为学了文学,人生才多了几分可能性。
如果你是真的喜欢文学,那你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它涵盖了所有文学,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等。
小结
文学也是人学,愿你有文学相伴,选到喜欢专业,学到想学知识,遇见更好自己。
建议不选:汉语言文学
我是一个喜欢文学的人,高考填志愿毫不犹豫都报了汉语言文学。仿佛自己已经有一只脚踏进作家圈了。那个骄傲啊。
然而,开学后你会发现,大家跟你是不一样的。人家是奔着当老师去的!
由于汉语言文学是师范类专业,重点培养的就是语文老师。
学习科目除了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学史。还要学汉字学、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
说实话学习科目真的很枯燥。特别是到了后期,要写教案,要说课、要讲课。
热爱文学和喜欢教书真的是两回事!
喜欢文学,读读喜欢的书,写写小诗,都是很浪漫幸福的。
但是真当成一个学科,要去记知识点,就会厌烦。和自己预期不一样,成了一个爱恨交织的东西。
所以,爱文学和学文学也是两回事。
就拿现代汉语来讲,要从拼音学起。语言学纲要也很枯燥,就像学英文一样,学那些理论。
文学学科包含有中国语文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等三个大类,从目前国内高校招生人数来看,2018年文学类本科招生总人数为41万人,其中外国语言文学类招生人数为22万人,中国语言文学类和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招生人数之和为19万人,基本上旗鼓相当。
从文学类专业来看,招生专业最多的为英语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然后是商务英语和新闻学专业,但后续两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只有前两者的三成不到。所以,从招生人数的情况来看,文学门类选择也是英语和汉语言文学等两大专业。
如果单从上述两大专业来选择的话,个人比较推荐汉语言文学,虽然目前我们的这个专业似乎都办成了一个师范类专业一样了,好像读这个专业出来的学生都只能教书一样,其实,并不是,这个就要看个人对专业的理解深度了。
我们来看看这个专业大概要学一些什么样的课程:基础写作、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哲学史、语言学概论、人类学概论、史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新闻写作、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美学、应用写作、先秦两汉文学史、魏晋隋唐文学史、唐宋文学史、元明清文学史、逻辑学、演讲与口才、大众传播学、[_a***_]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
上述这些课程只能用来当教师吗?明显不然,其就业领域有报考公务员、大中学校、社科院所、新闻媒体、出版社、企事业单位等等。
另外,当然,英语被高考逼成了我们的第二语言,但很多人学出来后,基本上就变成了纯粹应考的工具。但是,对于选择学该专业的人来说,这个第二语言成为了自己欣赏外语国家文学的一把利器。这就需要自己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是学汉语言文学好呢?还是学外国语言文学好,说直白一点,都是研究语言的专业,看个人所好吧。
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和历史给人的收获感有什么不同?
文学与历史不能完全割离开来,虽然各有其区别,但也联系紧密。好的历史记载,评论都要不缺乏文学色***,文学也要体现历史渊源,历史人物,历史***:。应该是彼此包含,相辅相成,相映成趣。
为什么要读文学,文学和历史给人的收获感有什么不同?
历史,是板起面孔记载过去的人和事,贵在真实,不掩恶,不饰美。你像司马迁和他爸,真实记录历史,不怕得罪当朝。所以,历史是相对真实的过去的人和事。当然,也不绝对真实。有个说法:一切过去式都是当代史。例如,同样是曹操,《三国演义》就尊刘反曹,把曹操写得奸诈十足。而去读《三国志》,则尊曹反刘。历史的变化,一是考证的结果,而是写历史的人的立场问题。
学习历史,让人明智。司马光编撰了《资治通鉴》,历来为统治者称道,昨日之事,今日之师,让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个人读历史,更是明智之举。柔日读史,刚日读经。意志懈怠时,读读历史,明志养气。飞黄腾达之时,读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文学是啥?文学是历史学家止笔的地方。当然,这里指的是历史性文学,为了更近的比对历史与文学。文学不仅是历史性文学,还有其他很多,文学是人学,写人的。为何说历史性文学,是历史学家止笔的地方呢?例如三国故事,历史学家在《三国志》中三言两语,写完了,他的语言是简练的,如同大树的主干。“十年春,齐师伐我。”一句话,写完了。这时,文学家开始展开想象,添枝加叶,加上人物,加上语言,增加情结,可看可感,活生生。如果说历史是一副骨架,文学则是给骨架加了血和肉,并让他说话,做事。
我是一名学工科的硕士研究生,但是一直对文学很感兴趣,我想知道,我可以报考文学院的博士吗?
考博士要导师同意收你啊。
考文学博士没啥意思,我劝你不要考,我是文学硕士,工作都不好找。你对文学感兴趣完全可以自学,自己写,要个文学学位有啥用,还不如你们工科的学位为什么对文学感兴趣却不喜欢读书?
看***就像吃快餐,不用费脑费时。 现在是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很少有时间去品读经典。而***不仅不用太费脑力,阅读后让人感到轻松愉悦,而且当下很多***是写小人物成长为大人物的故事(常见于穿越、玄幻),或是爱情几经波折最终美满的故事(这个言情***太常见啦),这都满足疲惫又不满现状的现代人对生活的渴求。 当然,名著是必须要读的,只是需要时间、环境与毅力。
后现代文学看似粗浅随意,其实是更加费解的精致,很难懂和容易误解——事实上后现代文学就是价值多元、价值解构,主题模糊,要求读者参与解读的。
这么难读,这么“不知所云”,读者自然不感兴趣。更何况后现代***反人物反情节,你叫一般读者如何接受?
不过不用担心,真正热爱文学的人是永远存在的,网文也会不断进步,并且已经有了一些好的作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籍推荐文学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籍推荐文学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