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宇宙本体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宇宙本体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请问宇宙论,本体论,存在论,形而上学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形而上学的第三部分就是宇宙论,探讨世界,世界的偶然性、必然性、永恒性、在时空中的限制,世界在变化中的形式的规律,以及人类的自由和恶的起源。 宇宙论是研究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和演化的学科。当我们巡视遥远的太空深处时,也就是在沿着时间上溯。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最远的星系,是很久很久以前当它们发出的光开始其漫长的太空旅行时的面貌。既然庞大的星系都曾经是年轻的,所以宇宙结构如何产生的问题就同宇宙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研究宇宙中可观测的结构(从巨大的星系团到太阳系)的起源属于天体演化学的领域。有待查明的根本问题包括:宇宙是何时和怎样发端的,星系是如何形成并获得我们观测到的形态及尺度分布的,恒星是如何诞生的,行星和生命是如何演化的,等等。 本体论就是以本体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又译“存在论” 形而上学的对象“实体”虽然与本体有着细微的差别,但作为根本的存在,一般也可译为“本体”。 本体论和理性神学、理性宇宙论、理性心理学被当做是形而上学的分支。 形而上学的对象是实体。实体是什么?不同的形而上学家们对它有不同的回答。在数量上, 有人认为实体只有一个(如斯宾诺莎),有人则认为有多个(如莱布尼茨);在性质上,有人 认为实体是精神的(如莱布尼茨),有人认为实体是物质的(如斯宾诺莎),也有人认为它既 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如笛卡尔);在涉及上帝方面,有人认为上帝是超越其他实体的绝对 实体(如笛卡尔、托马斯),也有人认为神性体现在自然实体之中,因而自然实体就是上帝 (如斯宾诺莎)。 但是,尽管形而上学家们对实体的看法千差万别,可从整体上看,我们可以说,一般形而上 学所谓的实体主要有:上帝、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不过,由于形而上学家存在着一元论和 多元论的差别,也由于形而上学家存在着唯物论、唯心论、甚至有的是宗教哲学家的差别, 所以,作为形而上学整体的实体对象,在每一个不同的形而上学家那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形 式。
本体论和宇宙论有什么区别?
本体论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唯一论,它描述的是现象世界背后的宇宙本质本体。
宇宙论一般是在描述我们可感知的现象世界,现象宇宙,所以一般来说,本体论高于宇宙论。但是如果研究宇宙,只研究宇宙的现在,不探索它的起源也是不对的,所以本体论与宇宙论应该是属于同一个范畴。
道家之道是指宇宙本体及其法则?
道家提出的“道”为宇宙的本体,它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是支配一切的主宰。
道家要求统治者也应当像“道”一样,以自然为法,实行“无”为之治。故老子称“万物之奥”的“道”为“善人之宝”。老子的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符合“天之道”的基本特征,是“无为则无不治”的精神体现。
当对立者发生战争杀伐之时,它劝解统治者使自己经常处于柔弱地位,以便以退为进,使“天下莫能与之争”。由此可看出,老子的三宝,并非个人道德品质的体现,而是道家所倡导的统治理论和法术。当然,道家所讲的“天道无为”、“道法自然”跟有神论的天命思想并不对立。老子的“道”和天命思想实际上是相通的。
儒家大力倡导天命作用,而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事物的超功利无为关系。你越是想追求宝,结果却“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你若循其道,力求清静无为,天下之宝仍然属于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宇宙本体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宇宙本体书籍推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