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描书籍国画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白描书籍国画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画的初学者应该怎么样画白描作品?
初学者可以先用铅笔、炭笔来临摹与练习,这样有利于修改。通过大量的练习,逐渐熟练笔法与造型以后再用毛病绘制,这样会大大地增强学习的信心。
用铅笔或炭笔画白描与画速写差不多,只不过要求更为准确、更为细致一些。
改用毛病练习的时候,用铅笔(最好用B5或B6的)、炭笔先起好画面轮廓,如有偏差还可以加以修正与调整,然后根据需要用浓淡墨以毛笔勾勒,勾画好了以后,轻轻的将铅笔印记擦掉。也可以把另一张熟宣纸附在铅笔稿上面拷贝好再勾线,这样画面就更为整洁、干净。
中国画什么时候有白描的?
白描作为一种方法,滥觞于史前时期的原始岩画、壁画及彩陶绘画创作,在先秦及秦汉时代已得到很***展,而白描作为一种法式的出现,却一直要等到三国两晋以后,其标志是曹不兴、顾恺之等人创立描法,将绘画造型中的线条加以规范,使其成为真正的绘画语汇。
国画白描和普通素描有何不同之处?
白描和素描表面相似,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之处。古老的中国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技法。其中,勾法是中国画最基础的技法之一,指以笔线勾取物象的外廓,也叫描法,在工笔画中称为线描。 以线造型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色,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少不了以线勾勒物象。
白描是以线为造型手段的一个独立画种,也是中国画的重要要素。白者,素也,就是用单一颜色——墨来描绘对象,这里的描绘绝不是照抄对象,而是用线来塑造对象,这种线不是简单的轮廓线,而是富有刚柔、轻重、急缓、长短、粗细、疏密、浓淡等变化的线,它可以艺术地表现对象的形象、体积、空间、质感和人物的精神面貌,使对象跃然于纸上。
国画毛笔白描,怎样才能练就流畅刚劲的笔力?
要对该物体的结构、生态及其神态特点进行认真观察、理解,抓住特点,选择最美的角度进行白描写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自然主义的描摹对象,画时要进行取舍、剪裁。
就拿白描荷花来讲吧
白描荷花要中锋用笔,每笔的起笔要逆 人,收笔要简洁而含蓄。线条要符合荷花的生态,要有粗细、浓淡的变化。要用线条表现出荷花与荷叶不同的质感。要用线条的疏密变化表现荷花的立体感.空间感。
用不同变化的线条来表现物体的形象.质感和神态,不加渲染,称白描。
要画好白描,首先要正确执笔,善于运腕和行笔,拇指和食指捏紧笔垂直于画面,中指在食指之下***笔身正直并起拉进笔身之用,无名指指甲贴住笔杆内侧,用以推出笔身之用,小指贴紧无名指之下助力,执笔要“指实,掌虚",掌握了执笔方法,还须善于运腕,勾花瓣叶片等短线要用指力和腕力,勾叶梗.叶筋等長线还须用肘力甚至用臂力。画白描时姿势要坐正,两肩齐平,两腿自然下垂,胸張背直,头稍前俯,不可太靠笔身,勾线,画稿铺在画纸底下,用狼毫勾线笔(叶筋笔,红毛笔等均可)在画纸上勾出符合图象各部质感的线条,勾线有力,需勤练,也需正确的方法,勾线时,不是用细线照轮廓去"描",而是用书法中讲究的线条去写,对线条要求可概括平.圆.留.重.变五个字,一是"平",勾线时每点用力都一样,"如锥画沙",笔尖按下去,对纸有一个"压"力,同时手指要向上擎,有个"提"力,行笔方向上再用一个"拖"力,压力与提力保持平衡,不平衡就会"飘″“轻滑",或是"抹",二是“圆",中锋用笔,勾出的线圆浑,饱满有弹性,即所谓"折钗股",三是"留",积点成线,古人称"屋漏痕"就是此意,勾线时处处可以控制,随时可收笔,四是"重",用笔峻劲,线条有力,通过肩.肘.腕和指把力传导到笔尖,五是"变",前四条是对线条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线条可有多种变化,如中鋒侧鋒,顺锋逆锋,顿挫.转折.粗细.连断.疾徐.光毛.虚实.浓淡.干湿等,千变万化,线条的力量与变化结合,就是白描用线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熟练之后,也有人容易犯一些毛病,过于追求"笔意",“骨力",提按太过,顿挫失度,筋骨外露,霸气十足,这是需注意的。
我的存书中,工笔画书较多,从六本书中选拍了几幅名家白描图片供参考。
陈子奋白描
姜毅然白描,
苏葆桢白描二幅,
周天民白描两幅,
李長白白描两幅,
邹传安白描两幅,
王道中白描两幅,
丁楼辰白描二幅。
写画得久了,自然就自如了,自如了,自然就有了笔力。不过长年累月不停的画,你得吃飯呀!吃飯得要饯呀!追求笔力目的是什么?画这个东西,在当今,已无法以画谋生。乃是个耍玩艺。没事画一画,有笔力无笔力都一样。如果你是名家,在传承文化,你就要追求笔力了。因为你那个"一笔值千金",没有笔力叫啥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白描书籍国画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描书籍国画推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