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寻找舅舅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寻找舅舅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贤妻?
隋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十六岁的李世民与长孙氏成婚。
长孙氏是河南洛阳人,其先氏源于北魏族拓殿氏,因担任过宗室长,所以改姓长孙。她的祖父长孙凹,曾任北周左将军。父亲长孙晟,为隋朝右骁卫将军。可见,长孙氏家族与李氏家族一样,都是军事名门贵族。因而李世民和长孙氏的结合,自然也是门当户对的。事实上,在封建社会,通婚作为一种政治手段,以此拉拢关系、扩大势力范围也是常有的事。上天总会照顾***的人,从而使他们更加***。比如说,地主家有钱,总能娶到最漂亮、最聪明、最贤惠的女子为妻,他们世代相传,所以其后代总是长相好、头脑聪明;又比如,儒生家有学识,总与有学识的家族联姻,家中的后代又总能生活在有学识的人的圈子中,因而更具成才的优势。
李世民就受到了上天的眷顾娶了长孙氏,的确是李世民的***。生活在贵族门第的长孙氏并不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十分擅长读书做文章。长孙氏的这种资质与李世民的尚武取长补短、刚柔相济,为他日后夺取***,治理天下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长孙氏喜欢读书的原因与其哥哥长孙无忌的教导不无关系。长孙氏的父亲病故以后,长孙氏和哥哥长孙无忌境遇孤单,被舅父高士廉收留抚养。
高氏是渤海著名的衣冠大姓,从曾祖到父辈历任北魏、北齐、隋朝显官。高士廉素有才望,颇涉文史。在这种家庭教育的熏陶下,长孙无忌逐渐地“好学,涉博文史”。长孙氏也理所当然地养成了“好读书”、“循礼则”的学习习惯,长孙氏虽然出身贵族世家,但生性节俭。她不娇气,也从不要小姐脾气,不仅是一个十分贤惠的妻子,而且是个很孝顺的媳妇。即便是做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也不骄矜自傲,依然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太上皇李渊,她十分周到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像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尽着孝道,甚至比普通的儿媳做得更好。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长孙氏就是李世民以后成就霸业的幕后英雄。年少的李世民遇到解不开的问题时,常常表现得很急躁,这时,贤良的妻子常常能给他提出很好的建议。李世民因此对她十分欣赏。李世民做了皇帝之后,还牢牢地记住了贤妻的居安思危与“任贤纳谏”这两句话。可见,在李世民的成长道路中,妻子长孙氏对他的影响非常之大。
文德皇后长孙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 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13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 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贞观十年(636年)六月,长孙氏在立政殿崩逝,终年36岁,谥号文德皇后,十一月葬于唐昭陵。 咸亨五年(674年),加谥号为文德圣皇后。天宝八载(749年),加尊号为文德顺圣皇后。 李世民誉之为“嘉偶”、“良佐”并筑层观望陵怀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寻找舅舅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寻找舅舅书籍推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