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推荐诺奖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推荐诺奖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莫言哪部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获得的是终身成就奖,表彰的是莫言的终身成就,并不是某一部作品
莫言,本名管谟业,男,1955年2月17日出生,[1]中国当代作家,[2]***党员。[87]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72],河北大学特聘教授[90],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96]。
你会因为莫言获过诺贝尔奖,而去买他的书吗?
不会,他的书好像和我不对路,看了根本没有感觉,现代书只喜欢平凡的世界。路遥是真牛啊!可以故去太早,要是活到今天不知道又有多少好作品,黄易也是,王小波也是!难道真是好人不长命,祸害活千年?可惜啊,现在书出的多,大多没什么内涵,弄的我只能看网络小说了,唐砖很好,赘婿也不错,推荐修真聊天群,绝对好!
当代众多知名的作家,唯独对莫言的作品没有一口气看完的冲动,更没有买他作品的欲念。对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我认为意义不大,说明不了莫言的文学成就,就是当代中国文坛最出类拔萃的。他的中后期作品,故事几乎都界定在旧社会时期,且多以虚幻和魔幻的手法表现,超出了现实生活。唯有获茅盾文学奖的《蛙》讲的是现在的事,比较务实些,让人能看得进去。纵观当今文学界中,年轻的从未经历过旧中国的,却大量写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不再少数,如刘恒、葛水平、苏童等。他们的题材和莫言大致相同,但文风却完全不同,所表达的社会价值更是相差甚远。莫言一味地追求运用大胆夸张的手法,描述一些真***掺合的离奇故事情节,消遣性太多,现实意义不大。一个负责任的作家的文学作品,应立足社会生活而超出生活,还应为弘扬社会正气服务,不能一味地为揭露社会的阴暗面,而大肆放大丑化人性的弱点。
其实在当今中国文坛,文学境界远超莫言的作家多的是,这可能和作家各人的学识修养有关,所以看待事物本质的深度也不同,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方式也就不同,产生的社会效应也就不同了。
我认为在这些方面超过莫言的有阎连科、迟子建、葛水平等学者型的作家。尤其是阎连科和莫言的经历极其相似,但是他的作品社会意义和价值是远超莫言的。而同样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迟子建、路遥和***实的作品,都是让人过目难忘的经典之作,为什么不会引起诺奖评委的青睐呢?所以听起来很高大上的诺贝尔文学奖,已经不能完全公正地反映一个作家的真正实力水平了。它远不如其它的科学奖,那么公正地反映获奖人的贡献含金了。
莫言获诺奖,与其说是其实力的反映,不如说是他善于投迎诺奖评委的口味标准的偶然结果。对于兢兢业业从事严肃文学创作的作家来说,才不会也不屑去拍诺奖评委的马屁。而对于莫言来说,敢运用第一人称讲述几***乱真的荒诞故事,光书名就够惊世骇俗了,也的确是个另类。
我是不会的。但是我还是很尊重莫言,毕竟他的书能评上诺贝尔文学奖,说明他的书一定有出彩的地方。但是我并不是一个通过一个奖就会去买一本书的原因,可能这就是我成不了大人物的原因,因为我不狂热,也不***。下面说说原因吧。
首先,每个人看书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人爱看武侠,有人爱看言情,有人爱看玄幻。人的味口是不一样的,莫言虽然获了奖,但是他的书不一定符合每个人的味口。也许你会说,四大名著不是全中国老少都看嘛,好的***能聚集不同喜好的人。但是你也得看看,中国几百年才出了四大名著,老祖宗筛选出来的东西是精华中的精华,肯定要看的。但是,莫言的书似乎还没有经过时间的考验啊,如果真的是好,我相信几百年后也会有人成群结队的看的。
其次,诺贝尔文学奖毕竟是外国人评的奖项,外国人的审美一定和中国人相同吗?这不一定吧。外国的月亮又不比中国圆,好的东西我们知道好,不用你来说。我们不能被奖项左右了,而是应该实事求是一点,好的书自然会被大家捧起来,例如《明朝那些事》,《三体》等等,这样才不会本末倒置。
诺贝尔奖的确是很高的一个奖项。也说明莫言写的书有水平。但是,如果我连四大名著都是网上看的,其实说明我不太去买书,我也不是作者迷。所以我不会去买,我是不是太直接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荐诺奖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推荐诺奖书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