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童年作者书籍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童年作者书籍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童年》的作品背景是什么?
高尔基在这本书中真实地描述了自己苦难的童年,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特别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画面。
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灿烂、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的品质与性格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低头的性格,成长为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坚韧不拔的人。《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的第一部。《童年》以19世纪末期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的广阔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俄罗斯人民的种种物质的与精神的苦难,记录了自己童年生活的历程。《童年》这本书在写什么?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三部曲分别是《童年》(1913年)、《在人间》(1916年)、《我的大学》(1923年).三部曲描写了“我”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 《童年》讲述的是孤独孩童“我”(阿廖沙)的成长故事.小说以一个孩子的独特视角来审视整个社会及人生.“我”寄居的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家庭,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此外,***也展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没落而趋向灭亡的过程.***通过“我”幼年时代痛苦生活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作家童年时代的艰难生活及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展现了19世纪末俄国社会的广阔社会画卷. 就高尔基写的《童年 》这本书来说,童年却是他的一段悲惨遭遇,一段深情的回忆,书中告诉我们要执着求知、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
《童年》的创作时间是什么时候?
罗大佑从1***6年就开始写《童年》,收录在1981年发行的《童年》专辑中。
《童年》是电视剧《走过夏季》的片尾曲,由罗大佑作词作曲,张艾嘉演唱,收录在1981年发行的《童年》专辑中。1994年该歌曲所在的专辑获“流行音乐百张最佳专辑”。2009年,罗大佑凭借该歌曲登***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词曲作者罗大佑为张艾嘉创作了这首歌。创作《童年》的时候罗大佑正在医科大读书。写这首歌的地方不是在池塘边,更不是在榕树下,而是一个普通的地方。罗大佑写歌的时候,脑海中全是粉笔、黑板、便当、课桌,就是在这样的一种状况下写下《童年》这首歌。
童年这本书里喜欢阿廖沙的例子?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童年》,它的作者是著名的作家高尔基。这本书是是写了高尔基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想要什么有就会有,但高尔基的童年并不是那么快乐的,而是悲惨,凄苦的。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的父亲在他的童年去世了,而且死的很悲惨,这给阿廖沙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失去了家庭的支柱,只的与母亲和外祖母相依为命,后来跟随外祖母来到外祖父的家里。
但在这,阿廖沙并没有过上好日子,他在这里看到许多丑是,舅父们为争财产而互相反目为仇,愚弄弱者,毒打儿童……。但他却受到外祖母的同情,外祖母经常给阿廖沙讲许多好听的故事,阿廖沙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故事的熏陶,健康的成长,不像他的舅父们一样。
阿廖沙从小就喜欢读书,他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使人感动,但他也为这吃了不少的苦头,经常为受到的屈辱、欺凌而落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依然坚持读书。与贫穷的劳动人民接触,深入社会,如饥似渴地从书籍中吸取知识养料使他真正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一位文学大师。
从这本书中我觉得高尔基小时侯对小市民恶习的痛恨,对自由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才会使他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童年作者书籍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童年作者书籍简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