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白话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医白话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想学中医的把脉,请问买什么书比较好?
我在中山医读现代医学期间,就对中医学产生兴趣,买了一本《濒湖脉学白话解》自学脉学。
先弄清切脉部位:在腕部桡动脉处,中医叫寸囗,分寸,关,尺三部。正对桡骨茎突(中医称高骨)旁处是关部,关前是寸口,关后是尺部。记住顺序为寸,关,尺。(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胃命)。然后,按照《濒湖脉学白话解》开始学习对照体会之。
如:浮脉,浮似木在水中浮……;浮脉轻轻似捻葱……;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胸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小便不流通。――在自己感冒时,再切脉体验之。这样加深对浮脉的体会,进而体会其“浮大中空乃是芤,***而浮是洪脉,来时雖盛去悠悠。”这样由此及彼,逐步完善。
……
继之学习,沉,迟,数,滑脉等。
现介绍这本书,供你参考。
推荐脉诊书籍。谢谢?
李时珍的《濒湖脉学》很好,初学者很适合,找个有白话讲解的。王叔和的《脉经》也不错就是不容易看懂,要是认为这些还不明白,可以看中医诊断学里面的脉学部分。《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又称《八十一难》喜马拉雅里面有翻译白话讲解。
介绍中医药的书籍有哪些值得推荐?
第一是《伤寒论》,第二是《金匮要略》,其实这两本书最初是一本,名《伤寒杂病论》。第三是《神农本草经,第四是《黄帝内经》,第五《难经》,第六《温病条辨》。
把《黄帝内经》放在后头是部头太复杂了,还是学好《伤寒杂病论》再学《内经》。
个人意见,见笑。
李时珍《本草纲目》,东汉张机《伤寒杂病论》,明吴有性《温疫论》,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清吴谦《医宗金鉴》,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宋严用和《济生方》,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东汉华佗《中藏经》,明张介宾《景岳全书》,战国时期《黄帝内经》等,不胜枚举,中华国学中医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建议对中医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为专业需要或业余爱好,对祖国伟大的中医药宝库作一些学习与研究,定会受益匪浅。
尚未读中医药经典之门之前,建议读一下刘力红的巜思考中医》和唐略的《思考中药》,还有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巜中医生手册》。以引起自己对中医药的兴趣及认知。
学习中医药,必须读经典、读原著。推荐学习巜黄帝内经》、巜医宗金鉴》、《伤寒论》、《温病条辨》、《金匮要略》、巜本草纲目》。可参考阅读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巜中药大辞典》、福建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巜传统方剂手册》。
中医治病强调从身体的整体考虑进行辩证施治,注重解决身体的阴阳平衡,所以很有必要研读《易经》,再读一些哲学书籍,以找到中医药的本源,拓展中医治病的思路。
以上建议,仅考参考。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医学生,和现在的中医院校教师及附属医院医生,我曾经在学校的中医书库***过两年,读书到现在购置的中医书籍至少有三万元钱。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体会。看中医类的书,大致分为兴趣培养期、入门期、构筑基础期、应用拔高期。
我自己对中医药的兴趣是从高中开始的,当时是在高中的地摊上买了一些旧的中药炮制书及中药图谱,便比葫芦画瓢去***集中药和尝试进行简单的炮制。因此这个阶段喜欢一些可视性很强,又能直接动手操作的。到了大学之后认认真真读过好多遍《名老中医之路》和《思考中医》,作为兴趣培养书。应该说来,当时读这两部书的时候很是兴趣高涨、血脉偾张,感觉掌握了学习中医学的捷径,而且按照这个来学,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名医。但是若干年后等我走上了讲台,我坚决反对我的学生在进入临床前就读《思考中医》,原因无它,书中有些观点过于偏激和牵强附会,容易将没有鉴别能力的医学生带入歧途。
入门期的图书我是从四大经典(《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黄帝内经》)以及四小经典(《药性赋》、《汤头歌诀》、《湖脉脉学》、《医学三字经》)入手的,没有其他的捷径,就是背诵。大学期间背诵的一些内容至今还能脱口而出,用起来得心应手。关于这套书的版本,四大经典我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经典必读丛书,四小经典我推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那套“白话解”丛书。虽然问题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小编提出来的,但是平心而论,人卫的图书校勘相对严谨,错讹之处较其他出版社的书少很多。
构筑基础期还是以教材为主,尤其是方剂学教材,我始终认为方剂学才是连接中医各科的桥梁,上承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和诊断学,下启临床各科,从读书到现在方剂学我背诵了不下10遍。实际上教材是最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的中医书籍,非常适合知识框架的构建。可惜现在很多医学生盲目自卑,被社会上的杂音干扰太多,总觉得看不起自己的教材,觉得中医的教材不伦不类,甚至在教材上也有一股浓重的怀古情结,觉得解放后的教材不如民国的,新世纪的教材不如上世纪80年代的,其实是个很大的误区。中医教材,我比较喜欢上海科技出版社的五版教材,因为比较简洁易读。
真正到了临床之后,我们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去看书和参考书,然后看自己[_a***_]相关的著作去精读。这个阶段有几部丛书受益很大。一部是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中医经典临床必读丛书”,涵盖了临床各科,这套丛书除了四大经典之外,重点推荐景岳全书、医宗金鉴、温热经纬、张氏医通、临证指南医案、石室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一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一部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还有一部是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最后一部主要是当做参考书来读的了。我个人读书有个局限,就是隋唐至宋代的书较少读,原因是条理性不强,很难记忆;现代医家的医案少读,因为一些医案疗效太好以至于总觉得可望不可即。这种跳跃式读书的习惯是否正确,还有待时间进一步的检验。
总之,我个人的体会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读书是为了能够指导解决问题。对于医学生来讲,四小经典是童子功,四大经典是基础,需要精读,其他书籍是锦上添花,在常规治疗山穷水尽的时候,能起到柳暗花明的开拓思路的效果。借用我读书的时候老师送我的一句话来结尾,“熟读百家学说,方知百家胡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白话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白话系列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