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郑板桥书籍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郑板桥书籍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郑板桥精当读书法介绍?
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他还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郑板桥的“精当”之说,就是要求读书要注意选择,一旦选定了他认为“当”的书,就潜心精读。
郑板桥集全文及译文?
原文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译文
郑燮,号是板桥,清朝乾隆元年科举的进士。擅长画竹和兰花,曾经在范县作县令,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家里没有收受的贿赂,桌子上没有遗留的公文。郑公空闲的时间经常和文人们喝酒颂诗,至于有人忘记他是一县的长官。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相互吃。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人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使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
原文: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之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之。又好大言,自负太过,谩骂无择。诸先辈皆侧目,戒勿与往来。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自述》
翻译: 板桥小的时候跟随他的父亲学习,并没有其他的老师。小时候没有什么和别人特别不一样的地方,稍微长大了些,虽然长大了,但容貌丑陋,人们都看不起他。而且他又喜欢说大话,非常自负,说话没有分寸。各长辈都瞧不起他,告诫(大家)不要和他来往。但是他读书能够自己刻苦,自己愤激,从浅的地方到深的地方,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来探求古人创造的深奥学问,酣畅地表现他的没有全部显示出来的性格与才能。人们都说他读书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善于记忆,而是善于背诵罢了。板桥每次读一本书,一定要读千百遍。有的时候在船上,马上,被子里,有时候在吃饭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对着客人不听他们的话,并且还忘记了他自己说的话,都在记忆书并且默默的背诵。书中还有不被记住的地方吗?
一根扁担主要讲了什么郑板桥?
一根扁担的故事告诉我们得到他人的帮叻是一种***,帮助他人同样也是一种***。当我们为他人挑开荊棘时,也为自己开辟了一条道路。像兄弟俩各自拎着一个沉重的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累得喘不过气,路过集市时哥哥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箱子挑起上路,这样反倒觉得轻松多了,弟弟不要拎箱子更省力,二人都有好处。郑板桥每读一书总读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皆书默颂,抓住每分每秒时间苦学,终于成才了。告诉我们读书要有良好的习惯和方法,要抓紧时间,勤奋刻苦,持之以恒,要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郑板桥书籍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郑板桥书籍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