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苏交流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苏交流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比较好看的纪录片?
我们用手机时,看到有好看的图片往往用截屏的模式保留图片,就我的手机而言,有四种截屏模式,一是快速截屏,二是趣味截屏,三长截屏,四是矩形截屏,而我最喜欢用矩形截屏保留图片,有很多图片成了我难忘的纪录,这些图片反映出我对头条的热爱,也是头条对我创作的认可,有时为了一张图片的到来,花去几天时间,多次修改,废寝忘食,使我认识到一分劳动才有一分收成的感概:
最好看的纪录片分别是:
1《东方帝王谷》是由中央电视台和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物局、陕文投集联合出品。制作特别精良,八集剧情分别
第一集:见证文明
第二集:华夏鼎新
那些因无知而糟蹋的珍贵古玩,你小时候糟蹋过几件?
我老姥姥是地主小姐,裹得小脚,嫁给了成分好的我老姥爷这个贫下中农,虽然老姥姥家很多东西包括土地被国家没收了,但是老姥姥还是有不少的好东西,六台樟木箱子,特别沉得八个人用扁担挑着抬进门,而且她还有很多小玩意,据说结婚那天,村里人都说老姥爷娶了一个大家闺秀真正的大小姐。
老姥姥活了108,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我六岁多去老姥姥家,她屋子里装饰特别老派,就是带帐子的雕花床,不过床不大,也就能睡两个人,不像现在都是2米大床。梳妆台和床很明显是一套的,镂空的花纹都一样。窗户下两个雕花大箱子,床边两个大箱子,我老姥姥变戏法一样从里面拿布料衣服还有好吃的,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料,就觉得冰凉凉的,让我妈给我拿回去做夏天衣服。还有藕荷色的那种肚兜,半大孩子的旗袍,我穿着大应该是十来岁孩子穿的。其他的忘了,记得最深的就是肉罐头,还有大苹果。后来这些东西都没有了,问我妈,我妈说早给了人了,你那时候小又不能穿。
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出生都得到过她赠送的小玩意,我都是重外孙女了,是第一个重外孙女,我哥出生都没得到什么,我出生的时候老姥姥靠一双小脚从她住的村子走到了我爸家,那时候邀请的只是她的儿子们两个舅姥爷,没想到隔天她自己找上门去了,一路上走走停停听说还坐了别人一段驴车,特意赠送了一对银镯子,做工特别精致,上面刻画着花纹,还有一对也不知道是金还是铜铃铛,一枚玉戒指。玉戒指是上面一个方的刻着字的,现在想想可能是印章,做成戒指的样式方便携带,刻的字是什么就不知道了,可能是篆体字我也记不住,六岁的时候还有呢,六岁我家盖房,拆屋后就找不到了,后来我爸起猪圈找到了那对银镯子。那时候的人也不知道这些古物件值钱啊,我妈收起来后又找不到了。
现在跟我妈一说起来,我妈就后悔的慌,说就算不值钱,你老姥姥送的那个情意也不该给弄丢,那时候都没想过。
我爸家挖地也是挖出很多铜钱,拿绳子串起来好几大串,让收破烂的几块钱收走了。还有一个定瓷罐子,上面的花叶子都带金边,也让收破烂的十几块钱收了。
1966年八月,县城里的红卫兵到我们这个集镇来“破四旧”。我们当地的领导们给集镇居民开了会,要每个家庭都要先在自己家里清查,把那些带有旧文化特点的东西,不论是饭碗,家具,衣服,被单,书籍等等,只要带有封建色彩的东西全部销毁。只要是上面印有龙凤图案的,写有福、祿、寿.禧之类语言的,都不能留。当时我己十四岁,也参加了会议。散会回家后,由于父亲不在家,我和母亲连夜将家里的带有龙凤图案的被单用红染料染红了,将家里的饭碗.茶壶上的图案用红漆盖住了(红染料及红漆都是当天晚上急买的)。在处理完这些东西后,母亲想起家里还有几本书。当时我虽然还不太大,但《西游记》《三国演义》都已看过了,并且家里还有这些书籍。在母亲的劝说下,我极不情愿地拿出来在灶门口烧掉了。当然被烧的还有别的书籍,为这事,我还心疼了好几天。但家里最难处理的还不是这些,而是两个青花瓷香碗。听爷爷说,这两个香碗很有些年头了。出于好奇,我曾多次把香碗翻过来看。在香碗底部有一个方形的青色印章,写的是篆书,经过很长时间努力和向别人请教,我知道了印章写的是大明宣德年制,两个香碗的印章是一样的。这两个香碗一个大一个小,小的是个圆筒状的,上下一般粗,高约五六寸,粗约四五寸。大的口上是荷叶边,粗约七八寸,一个大肚,底部又收小,高大约也有四五寸。由于当时也沒用尺量过,我所说的数字是我根据器物的形状估计的。当时这两个香碗在我家早已没有任何迷信意义了,是在厨房用来盛菜盛饭的炊具。只因它的名字叫香碗,所以再刼难逃。当天我把它们藏在猪圈里,第二天红卫兵来后,虽然一家一家检查过,但终究沒发现这两个香碗。这样过了约两个星期,在外工作的父亲回来了,发现香碗还在,就叫我晚上拿出去甩了。我把这两个香碗甩在街外的垃圾堆上。第二天上午我去看还是好的,当我下午去看时,已不知被谁砸碎了。其实当时以及以后很多年我也不知那种瓷器叫青花瓷,是电视打开了这扇窗户,跟电视上的介绍一比,我估计那两个香碗应是青花瓷。现在时光已过去了几十年,心中虽有遗憾,但也不怎么纠结,过去了的就过去了,一切终将归于自然。
老爸是新四军离休老干部,小时候就知道家里存了一些银元、像章、古玉和金锁、金镯和银烟嘴、象牙打火机、象牙筷子、解放前的美军牛皮公文包等等,还有几瓶五粮液茅台酒竹叶青,清楚记得茅台酒瓶上还有***语录。92年母亲去世后,95年老爸找了个农村保姆。2012年老爸去世后,保姆年纪大了也没地方去,我们让保姆在家住着看家。2018年***准备***,我们回家一看,家已经被保姆搬空了,古玩字画自然是不翼而飞,就连冰箱空调电视机和桌椅板凳床都被保姆一扫而空。***。
74年出生,小时候为了喝姥爷的秘方药活生生的把姥爷的一个犀角印章喝没了!然后又学表哥们打弹弓,为了练准把姥爷家的各种明清的掸瓶,帽桶,姥爷的小瓷药瓶统统打碎!幸好那时我爸爸是三十大多才有的我…没人敢惹我!姥爷过世时给舅舅和三个姨妈留了几坛子银元和几十个金镏子!
一朋友的真事,60年代,敦煌。都6 7岁。整天围着大佛疯跑,无意中发现在佛像后面的开关,有古钱,圆的珠,手饰,还有好多叫不来名字的东西。几个小孩乐坏了,约法三章,谁都不许往外说,包括父母! 每个人分好多铜钱,还有园珠珠 ,每天忙着扎鸡毛键,打圆珠子。没了,几人约好一起在去分,去过5 6 次,就搬家走了。
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是什么?
1840年,我国的领土面积是世界第四,1949年时,我们是世界第三。
100多年的屈辱历史,近代中国被列强轮流欺负了个遍,经历了***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
赔款从***战争的几千万两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9.8亿两这种天文数字,几乎世界上排的上号的列强都侵略过近代中国。
多次把我们推向了面临亡国的深渊,军阀混战的状态更是加剧了国家分裂。
就是在这样一种极度恶劣的情况下,我国的领土面积没有大幅缩水,不仅保住了基本盘,连历来都不安生的边疆地区也一直在掌控之中。
纵观世界历史,有多少国家在经历战争之后,领土没有缩水的?
比如奥匈帝国,在一战结束后直接解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840年幼770万平方公里,1949年只剩80万平方公里。
在动荡年代,没有几个国家能守得住自家基业!
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是推翻帝制,实行共和,消灭了封建专制。
虽然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但总体上有向***平等方面靠近。人的思想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科学技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历经数十年的苦难,民众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终于实现了***平等的基本愿望,人民逐渐过上了平安稳定的幸福生活。
中国近代史最值得夸耀的就是改革开放和农村的土地承包。改革开放打破了保守僵化的体制,使国家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同时,改革开放吸引了世界上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这样就使国家进步的更快,发展的更好。
同时,农村的土地承包调动了全国农民的积极性,使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从土地承包前生产队的时候粮食产量三亿吨左右。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六亿五千万吨以上。这充分说明,农村的土地承包是正确的,土地承包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农村发展的。是能使粮食丰收的,是能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
而且自从农村土地承包以后,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已经全面实现农业机械化。比生产队的时候不知道要好多少倍。可以说,农村的土地承包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必由之路。也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的必由之路。作为农民,真心的感谢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农村的土地承包,让全国人民摆脱了贫穷,走向了富裕。更让全国人民从吃不饱、穿不好,到现在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使全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既是改革开放的功劳,也是农村土地承包的贡献。
朋友们,认为说的对,请点赞,并点击关注。
以下所列10大历史***,不仅家长要记住,还要让下一代知道。这是做一个合格称职的家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有人可能对若干***特别是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建立不认同。那好吧,都是成年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谁也管不住谁,但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特别是下一代负责就好。不同学校教育相向而行,而是背道而驰,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责任在谁呢?
第1件事。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我国开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第2件事。1952年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总路线的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党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并逐步完成对个体农业、[_a***_]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3件事。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经过四年时间我国顺利完成了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由此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第4件事。1956年9月,***八大召开。八大正确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阶级关系新变化,作出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上迈出了可贵的步伐。
第5件事。1962年1月,七千人大会。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以来经济建设上的经验教训,统一了思想认识,对贯彻八字方针,克服困难起到了重大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苏交流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苏交流书籍推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