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读后感本草纲目书籍封面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读后感本草纲目书籍封面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文读《成与功》有感```我要这篇作文啊``知道的发一个来?
读了〈〈成与功〉〉之后,我深受启示,明白只有“成才会功到自然成”。
文章主要说了没有经过一番努力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奋发突强才会获得成功。
并生动的用几个事例证明了。
王羲之苦练20年才有贪玩的成就,水滴在石头上,坚持不懈连石头就破了。
? 李时珍不惜跋山涉水,才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一本名著,李时珍也是名医吗?中医专家们能否给读者们解读?
《本草纲目》它就是一本“药物志”,如同“汉语词典”,对不认得的、不确定读音、不知其字义和用法的,翻翻词典就可以搞定。如同现代的部颁巜药典》,不过现代的部颁《药典》收入的药物可是要经过严格临床验证,安全、有效丶可控的的药物,可没有不作边际,毫无依据的“传说”。你把它当名著读,当然可以。能写出心得、体会那一定不错,你到真可以拿来只细研读。
李时珍除了这本书使他扬名立万外,是乎也没有乏善可陈之处。要说名医,明末清初有“吴又可”著《瘟病论》并突破“伤寒派”(以《伤寒论》为经典的”经方派”)理论,独创“瘟病派”而自成一家,可谓名符其实;中期有“叶天士”,关于他的传说有很多,过去父亲常谈起”叶天士”。
哈哈哈哈!!!
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湖北蕲州人,明代中医药学家。他科考不利,弃仕从医。临床中有感历代本草失真,遂走遍山川,寻药求源,历经27年,通过大量实物研究,临床实践及观察,著成《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现代中药大辞典为6008种),在药物分类、鉴定、***集、炮制、贮存等各方面在当时已是最系统、最新的记述,对药物学发展做出了贡献。从17世纪起,《本草纲目》先后传到欧亚许多国家,比西医传到中国早三百多年。并被译成英法德日拉丁等各国文字,受到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医生和科学家的重视。虽然从现代的科学及眼光來品读《本草纲目》中亦存在许多谬误,但不失为世界医药学从古至今发展的里程碑级的文献。
1892种药材如果一一验证药效,确定毒副作用,放到现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量巨大,堪比人类基因组***,但是李时珍尝一尝就能搞定,确实是大牛!
本草的参考资料有800多部书,不是800篇,也不是800本,而是800部,让正常人看都得看30年,但是李时珍用30年时间可以整理出本草,确实是超人,抄人!
如果说瓜果蔬菜,香辛调料有药用价值也不好抬杠,但是,刮屎板,棺材席,车辇土,月经带,人中黄,上吊绳,屎拌饭,尿泡鸡蛋,猪粪都是本草药材。这些真的有疗效吗?[震惊]
仔细想想,太为难李时珍了,尝百草其实是一件重口味工作。
出师未捷身先死,尝屎英雄泪满襟。说的就是李时珍。
我觉得不仅是名医,而且是明代的医学大家,药物学大家。李時珍出身于名医世家,其祖父和父视都是当地的名医。時珍为了写本草纲目,化了三十多年時间,遍读了八百多种参攷资料,才写成了《本草纲目》。总共收录了一千八百九十二种药物,其中他自已就新增了三百四十七种。这是他走遍半个多中国,对药物的性味、功效、收集、加工等的实地调查的结果。太了不起了;因此,成书后轰动了全明朝医学界。即如当時大名鼎鼎皈张口系岳、叶天士未必有那么大的能奈;直接影响到现在。谢谢。
我也遗憾见不到“专家们”释读呀!谈中医、理宜提高中医领域医学知识,请看纲目李时珍医案(1)一宗室夫人,年几六十,平生苦肠结病,旬日一行,甚于生产~如此三十余年矣。时珍诊其人体肥~此乃三焦之气壅滞,~一服就顺⋯(2)外㽒柳乔,素多酒色~二便不通,~立哭***者七昼夜,医用通利不敛,遣人叨予,予思此乃湿热之邪在精关⋯学海无涯,愿中医药潜力、健康鼎盛世界!
古代都有那些匪夷所思的故事?
终极大辩论
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带领庞大的军团开始西征,听闻上帝之鞭再临的欧洲诸国吓成了鹌鹑。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在听说旭烈兀的夫人是一个***徒后,开了一个旷古绝今的脑洞,这个***只要成功,别说上帝的鞭子不会抽我们,还可能成为咱们东征的帮手。
他的***是这样的,首先派一个修士去蒙古找到顶级大佬蒙哥,然后劝蒙哥信主,既然亲王夫人都能信主,那么大皇帝信主也不奇怪。只要蒙哥信了主,那咱们就是一家人,不止不用对砍,还可以去砍***人,如果能让耶路撒冷再次回归主的怀抱就更完美啦!
好吧,虽然这个脑洞很大,但我也得承认有一定可行性,事实上旭烈兀确实受到了夫人的影响,一边玩命的抽***人,一边和东罗马帝国眉来眼去的。路易同志也是个行动派,他在1253年派出方济各会修士卢伯鲁克去蒙古传教,顺便打探一些蒙古帝国的虚实。
1254年3月,这位卢伯鲁克修士终于爬到了蒙古帝国的都城哈拉和林,并且顺利见到了大汗蒙哥。这老兄上去就是一通忽悠,什么主无所不能,掌握无上真理,只有信主大汗您才能得到永恒的安宁和救赎之类的玩命的招呼。
奈何蒙哥大汗八风不动,坐在那嘿嘿傻笑,越来越尴尬的卢伯鲁克只好问大汗何故发笑?蒙哥表示我给你介绍个人哈,来看看这位!他在这边叫景***,说来和你们似乎是一家子,他也说掌握真理,劝我信景教。卢伯鲁克表示这就尼玛尴尬了,居然撞车了!但是没关系,咱们方济各会才是***正宗,他们景教在东传的过程中是有点走形的,大汗你信我们准没错。
蒙哥表示那我再介绍个人给你认识,看到这个没头发的哥们了吗?他是佛教徒,是我们东方最大的宗教,他也说掌握真理,想让我信佛。算了,索性一次给你介绍全吧!看到帐篷外那个小伙没?眼熟不?你猜对了,他是萨拉森人(******)!他也说掌握真理来着。现在我很为难啊!你们到底谁才掌握着真正的真理呢?
遭遇连环***的卢伯鲁克倒也青皮,直接表示反正已经这德性了,大汗你自己看着办吧!要不说蒙古同胞都奔放呢,蒙哥仰天长笑后拿出了解决办法,干脆你们辩论吧!谁赢了谁就掌握真理。蒙哥这是妥妥的唯物主义者啊!完全是一副实践出真知的态度,而且小心思还深,赢了的我只承认你掌握真理,但可没说入教。
就这样,在1254年5月30日,史无前例的三教大辩论在哈拉和林举行,一大票蒙古兄弟专程赶来看热闹。怕不热闹的蒙哥还规定,不许互相侮辱,不许打断别人发言,不许喷不过就动手,否则一律乱刀砍死。辩论细节就不说了,稍微动点脑子就知道,三教完全是鸡同鸭讲不在一个频道。卢伯鲁克回去后在给路易的报告里说自己赢了,他联合景教和萨拉森人先驳倒了佛***,再联合景教驳倒了萨拉森人,话说辩论这玩意又不是群殴,人多有个啥用?
最后毫无收获的卢伯鲁克于1255年回到了法国,他把自己一路上的见闻写成很长的报告,名字叫《东方行记》。这次匪夷所思的三教大辩论也写进了报告里,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侧面了解那个在国史中有点模糊的蒙古帝国。给我的感觉,那个帝国除了军事极度残暴外,对很多事物非常兼容开放,有点类似极盛时期的唐朝,他们在那个时代的成功并不是侥幸和完全依赖武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读后感本草纲目书籍封面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读后感本草纲目书籍封面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