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易经读后感书籍有哪些内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易经读后感书籍有哪些内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大圣哲读后感?
本书并不是很好读,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但又十分值得读,因为书中提到的四位圣哲——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他们影响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作者雅斯贝尔斯是德国哲学家,一般被视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之一,与海德格尔、马塞尔、萨特等人齐名。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轴心时代”一说,即在大约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突破时期,出现了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四位思想典范的创造者。这四位圣哲也就是本书介绍的对象。
.
在这位著名的哲学家笔下,四大圣哲的个人经历、修行过程、主要思想、历史地位、人格魅力、影响力等方面,被娓娓道来,行文充满亲和力。另外,译者加了两万多字的“译者注”,方便读者深入理解,所以,它算是导读书籍。但另一方面,如果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这本书其实是一个浓缩精华,字字珠玑、句句精到,值得反复阅读。
.
译者傅佩荣老师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他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学养,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注解传统经典,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傅老师翻译《四大圣哲》的原因在于这是影响他蕞深的一本书。他深厚的哲学功底也保证了这本书的晓畅通达。
为何感觉古人很容易参透周易八卦,现代人却不能呢?
中国古文化中,有很大成分和很多内容的明喻、暗喻、隐喻、类比的表述、思维和推理,原中学课文中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楚人涉江》、《郑人买履》、《精卫填海》,以及另有《庄子寓言》、《孟子》、《荀子》,和叶落归根、鲲鹏展翅、纸上谈兵、草木皆兵等诸多打比方说事、明理的典故、故事、成语和词汇。还有古代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中,其中就包含《易经》。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以比喻、类比表述,说事、明理、推断的习惯,至今在广大农村的延续依然明显。
《易经》刚好就是一本化万物入八卦、以类比明事理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易经的表述,都不是那么直接、直白的。比如,周易八卦中的"乾″,乾为天、为龙、大金、为玉、为父、为国君、为首都,它怎么又是这、又是那,一会儿是这、一会儿是那呢?乾的本义是阳刚、强健,天最为阳刚强健,龙是中国祟拜的图腾,金是金属里边最好的,玉是石头里边最好的,国君是国之元首,父亲是一家之主,首都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周易八卦全是万物类象。所谓参透周易八卦,就是明白了万物类象的逻辑、方法、规律,并掌握了一系列类比推理的程序。中国古人,尤其是有文化的人很少拿一说一、拿二说二的,他们喜欢隐含一定内容的表述。西方文化和西方科技传入我国后,我们现代的人们,已经非常习惯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龙就是龙、猪就是猪的表述,很直接、很明了,但也很直白。你象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勿用″、"飞龙在天″,它都是说人在不同阶段、地位的一种状态的。"坤卦″中的"东南失朋,西北得朋″它指的是有舍有得、利弊得失的道理的。
即中国古代人语言表达上,它不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它不是丁就是丁、卯就是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的,它会有隐喻、暗喻、类比、类聚、类推的很多内容和成份,加之受"四书五经″影响,尤其是古代名讳、事讳和"文字狱″的影响,中国古人以此说彼,以物喻人,以寓讲理的思想和思维习惯,是根深蒂固的。而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述上,则又是必须是是什么就必须要是什么,最好是简单、精准、清晰、直接和明了的。所以现代科学、近代白话文环境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人,不经有人指点、讲述和传授,大多数人是极难一下子能参透周易八卦的万物类象和类比推理的思维逻辑的。时代在变,习惯在变,思维、逻辑、推理也在变,一切都在变化。周易一般人读不懂,但中国古人也不懂现代科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易经读后感书籍有哪些内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易经读后感书籍有哪些内容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