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诫子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诫子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周公诫子与诫子书的区别?
这两篇的相同点: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
不同点:
1、中心内容不同。
《周公诫子书》中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 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 要立德、修身。
2、论证方法不同
《周公诫子》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诸葛亮《诫子书》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周公诫子》:是中国著名的古训,作者是韩婴,约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30年,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该文选自《韩诗外传》,主要内容是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焦躁。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复习时要重点理解内容,把握主旨,领会情感。字、词、句以课文注释为主。
周公诫子与诸葛亮诫子的中心内容?
《周公诫子》中心思想: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诫子书》中心思想: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劝勉其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作者是西汉韩婴,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文章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诫子书》为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2016年,本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
扩展资料
《周公诫子》文章先摆出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得逞结论。文中提到了六种“谦德”: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
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诫子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诫子系列书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