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诗歌俳句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日本诗歌俳句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日本俳句开创者?
松尾芭蕉和正冈子规
松尾芭蕉(生于寛永21年(1644年),卒于元禄7年10月12日(1694年11月28日)),是江户时代前期的一位俳谐师的署名。
他公认的功绩是把俳句形式推向顶峰,但是在他生活的时代,芭蕉以作为俳谐连歌(由一组诗人创作的半喜剧链接诗)诗人而著称。(在19世纪,连歌的开始一节(称为和歌)发展成独立的诗体,称为俳谐。明治时代的诗人正冈子规首先称其为俳句)。
日本俳句是怎么写出来的?
写法: 俳句有特定格式,分别由五、七、五音节的三个不压韵诗行构成,共十七字音。 1)它的第一句为五音,称为初句,第二句为七音,第三句为五音结束,称为结句。 2)俳句的创作一般遵循一个基本规则。
定义: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
一、写法:
俳句有特定格式,分别由五、七、五音节的三个不压韵诗行构成,共十七字音。
1)它的第一句为五音,称为初句,第二句为七音,第三句为五音结束,称为结句。
2)俳句的创作一般遵循一个基本规则:俳句中一般要有一个季语。季语是指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及新年的季节用语。在季语中除夏季的骤雨、雪等表现气候的用语外,还有像樱花、蝉等动物、植物名称。另外,如压岁钱、阳春面这样的风俗习惯也多有应用。季语通常带着现代日本人民对于幼小时代或故乡的一种怀念眷恋之情。
4)偶尔还有无季俳句和自由律俳句。无季俳句,顾名思议,就是不要俳句中的季语。自由律俳句则彻底连俳句的格式也放弃。俳句是格调高雅、古典式的诗,承袭了日本传统的审美意识。
二、定义:
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由十七字音组成,要求严格,受“季语”的限制。它
源于日的连歌及俳谐两种诗歌形式。从音频中我们可以听出,这是对偶的诗句,这种古典短诗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
三、例子:
1)日本明治时期(约等于中国的晚清)诗人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
俳句不需要韵,基本上是一种很随意的诗歌。硬性要求只有三点:
1.五七五句式。第一句5音节,第二句7音节,第三句5音节。
芭蕉的名句:古池や,蛙飞こむ,水のおと,音节上是ふるいけや、かえるとびこむ、みずのおと。
2.要有“季语”,季语一般是有四季特色的风物,比如上面那句的季语是“蛙”,代表夏季。此外如桜代表春季、雪代表冬季等等不一而足。季语体系比较繁琐,即使日本人也需要参照季语词典之类工具书才能全面掌握。
3.要有“切れ”,即断句时用的助词。最常用的是「かな」「や」「けり」,还有もがな」「し」「ぞ」「か」「よ」「せ」「れ」「つ」「ぬ」「へ」「ず」「いかに」「じ」「け」「らん」等等比较古老的”切れ”。没有切れ的俳句被认为是没水准的。
此外还有一条标准是留有余韵,不能把自己的感情抒尽。不过这标准是弹性的。
女俳人水原秋桜子规定的俳句禁忌八条:
1.忌咏无季之句
2.忌咏重季之句(有两个以上季语)
小诗派名词解释?
新诗的初期的诗派。兴起在1922年间,主要代表人物是冰心,还有宗白华、刘大白、朱自清、沈尹默、刘半农、俞平伯、康白情、郑振铎、王统照以及湖畔派的诗人都写过不少优秀的短诗。
在胡适“诗体大解放”的启发下,诗人不满足新诗平淡乏味、一览无余的诗风,受日本俳句、特别是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小诗应运而生。冰心的《繁星》问世,小诗风行一时,给诗坛添了新的光彩。
清莹隽永、蕴藉含蓄,寓理抒情,短小精悍,是其特色。
后来,小诗泛滥,有新意的作品不多,小诗失去生命力,在1924年冬开始衰落。但作为一种诗歌形式,仍为后人使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日本诗歌俳句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日本诗歌俳句系列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