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情绪管理书籍抑郁症读后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情绪管理书籍抑郁症读后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于你而言,抑郁症给你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抑郁症感悟,没想过,回忆并不美好,但是非要说感悟,我觉得越早治疗越好!
因为它可能被理解为是你的性格问题,能力问题。说你不合群,很孤僻。
我在最初根本不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等我知道了,是在自己走出抑郁症后,回答问题中,又发现自己曾经得过严重抑郁症。
回想一下,得了抑郁症不能专注的去做一件事,不自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上学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信,什么后果?她可能自暴自弃,学习不努力,考不上好学校,前途堪忧了。
得了抑郁症,心情很难平静下来,烦躁不安却是经常有的,就说看书吧,我攒了很多,都是看两眼看不下去了,先收藏起来。
做事呢?不专注,没信心,还谈什么质量和好的结果。混日子占大多数吧。
所以越早治疗越好!
怎么治疗也是一个问题。
比如说很多大道理,其实早就在书里写着,为啥你就看不见呢?因为你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不喜欢的,你敢说不吗?
对我来说,得过抑郁症后,才理解抑郁症或者躁郁症(情感双向障碍)或者各个类型精神分裂症,和其他胃病,癌症、通风、结石一样,都是器质***变,并不是心理有问题,只是大脑神经递质出了问题,需要靠药物去纠正偏差。不要从心里去认为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世界上哪有人不生病的?生病就看吧,世界上不能找到解决办法的病也并不是一种两种,正确对待,好好生活!有值得信任的医生很重要。
对于我而言最大的感悟是:
1:专业医生太少,比如抑郁症患者的濒死感经常出现,好多医院会按心脏病治疗,既耽误病情,也没有效果,还浪费大量时间、钱财。
2:一般医院的医生对抑郁症都不了解,何况家人亲戚朋友,抑郁症患者往往会被家人误解,得不到家人的对症关怀。
3:社会对抑郁症患者的忽视,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全社会基本没有对抑郁症患者做出应有的关注,抑郁症患者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没有人、没有单位,去了解去关爱帮助抑郁症患者。
4:心理咨询师鱼龙混杂,现在好多人不知道从哪里弄个心理咨询师证,就针对抑郁症患者胡乱指导,误导患者的治疗。应该对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进行严查。
5:抑郁症患者面对的基本都是冷嘲热讽,谁看见你基本都是那两句,有什么大不了的,看开点,背后说你性格古怪,心眼小、矫情,人品有问题。
以上是我作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感悟,其实还有很多,但是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希望早一天,抑郁症患者能得到社会的真正了解、救助。
某些回答真的是在美化这个病,emmm,实际上病好了之后就是回归正常生活,顶多学会了怎么调节负面情绪。而正常人都有调节负面情绪的能力。
不是抑郁症让你学会了认清自己,而是正常人都能认清自己,没了疾病的阻碍你才能清楚的看透。这种心理疾病再怎么说也是让人元气大伤、消耗大于收入的。比起正常生活自然成长要困难也不划算很多。
抑郁不是财富,你现在所获得的不是抑郁带给你的。就算不抑郁这些东西你也一样会有。
抑郁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思考模式和生活方式,改变成正常模式之后就是痊愈。差不多跟肺炎一样,你能说肺炎给了你怎样的收获吗?
确实是件浪费了时间金钱、消磨了周围人感情的事情,而收效甚微,只是让自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把苦难看作财富,把自己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看作抑郁赐予的礼物,其实有点自我安慰的意味。
十分爆笑了。
于我而言的话,对此没什么感悟。只是觉得沉浸在过往和负面情绪不能自拔也不愿自拔,通过这个来凸显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从而获得优越感、满足微不足道的自尊心的行为,简直无比***,幼稚至极。
想与他人不同就去冒着失败丢脸的风险去努力啊,要么就接受也接纳自己只是普通人的事实。
不接受反对意见,反对的话自己去回答,只喜欢输出懒得辩解,酷爱放黑屁,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情绪管理书籍抑郁症读后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情绪管理书籍抑郁症读后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