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籍用易经开方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书籍用易经开方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无为而治讲的是什么?
常听到有人说老子的“无为、不争、无知无欲”等是消极避世思想,难怪乎老子说:“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列子.天瑞》中就有国氏向氏为盗之言,国氏以富因盗告诉向氏,向氏不明其盗之道,以赃获罪。国氏之盗,乃盗天地阴阳之气也。故不明老子之道,易入邪门歪道。
老子的无为思想,《道德经》中,第2、3、37、38、43、48、57、63、64章中均提到无为。可以说,没有“无为”,便不会有《道德经》,无为无欲是奠定打开众妙之门的基础。无为是修心养性,塞兑闭门(眼不看、口不言、耳不听),放空神思,自然放松,达至物我两忘,亦即佛家的戒定(戒其心外驰,不著于物,静定身心),只有戒定,才能生慧。无为而治,简而言之,就是循乎自然(自然而然的本真状态、本然、本来面目),自生自化,自我调理、疏理,以达和谐共振。
无为是目的吗?显然不是,倘如此,便失去了《道德经》的魅力。无为只是手段,无不为才是目的。无不为的威力有多大?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非此字,而是chan)然而善谋”。有人会说“你这是吹牛,危言耸听!”,试看深谙道学的诸葛亮,何以自比管仲、乐毅?其在出山之前,就已看到三分天下了,文中当时各人物,诸葛亮都看的很透。至于后来,其劳于案牍,道心日失,不太灵验了。诸葛亮在《诫子书》中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谈修身治世。
《史记.孔子世家》中,荷蓧丈人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亦如老子的“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当然,这里的终身并不是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守道修道。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老子的无为是啥也不干,朽木不可雕也!恰恰是这种无为(修心养性),才为无不为打下坚实的基础。老子说的很明白: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儒家的修齐治平,实源于此。
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诸如鬼谷子、范蠡、屈原、黄石公、水镜先生、诸葛亮、吕洞宾、陈抟、张三丰等为世人景仰的人物,皆出于道。老子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那是老子有大智慧,修道可不是简单的事),道不远人,人自远道。老子言知我者希,但一旦悟其大道,循法践行,则(效法、遵循)我者贵,登真确如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
答题是:在中国最早提出无为思想的人是老子。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他主张"无为而治"。这里说的"无为"或"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做不该做、不能做、不必做、不许做的事。它包含这样几个内容:无意义的、不该计较的小事不去做;在未认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前,暂时不轻易去做,不轻举妄动;事态发展对己不利时,为保全自己而故意表现一种不作为的姿态,外敛锋芒,内修身心。凡是杰出的人物都主张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无为"的规律办事。老子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顺应自然,不轻举妄动,在未认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时,暂时不轻易去做。''无为之事"指''无事"状态,''不言之教''指无言的教益。"无为"当以认知事物为前提。它强调不着急行动,先认清眼前之物与眼前之态再说。亦即:无为;有思。这种做事的无为状态乃是思考的结果,是不妄为,不非为。这是:从有所为到无所为的人生哲学。(我朦胧地感觉到:我们总是像智者一样"教育"和劝慰别人,像傻子一样折磨自己。同时也像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籍用易经开方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籍用易经开方简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