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格物致知书籍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格物致知书籍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里?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
《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该文先提出学习的目的在“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接着认为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后面文字均论述此主题。
出自《大学》开篇,儒学三纲: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出处:儒家经典《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选段: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意欲使自己意念真诚的人,则先要获取知识;获取知识的途径则在于探究事理。探究事理后才能获得正确认识,认识正确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意,心意端正后才能修养好品德,品德修养好后才能调整好家族,家族调整好后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的八大纲目。
出自古代四书之《大学》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希望能帮到楼主。格物致知的三种境界?
第1重境界:格物,透过现象,看本质。
宋代理学家程颐认为,“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格物即就物而穷其理,达到融会贯通。
朱熹基本继承这种说法,他认为,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递进。
这和现代科学研究、推理方法,是一致的,通俗地说,格物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比方说,有3个人,面对一块看起来普通、但形状好看的石头。
A说,这是一块糙石,没什么用,丢了。
B说,这块石头看起来很有艺术美感,可以留着,练书法时用来镇纸。
C用手掂量一下,又详细询问了这块石头的由来和产地,最后他认为这块石头可能含玉,找来鉴定专家,果然是一块璞玉!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A的格物能力最低,B稍微好一点,C的格物能力最高。
第2重境界:致知,有用为角,无用为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格物致知书籍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格物致知书籍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