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曹植简介和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曹植简介和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说新语曹植?
据《世说新语》记载,魏文帝登位之前,曹操曾几次打算立他同母弟弟曹植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这是因为曹植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着非凡的文学才华。于是,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曾想方设法使曹操对曹植方案,最终如愿以偿的取得了父亲的青睐。
同时,在《世说新语》中还有这样一则记载。曹丕称帝以后,立马以曹植在父丧期间的礼仪不当为借口,想要拿其问罪,并在审讯期间指责他恃才傲物、怠慢礼法,甚至怀疑曹植平日里的诗文是由他人代笔的。为了让曹植彻底屈服,曹丕命其以兄弟为题、限于七步之内成诗一首,如若不然则治其死罪。
略作思量,曹植缓缓踏步,一步一吟:“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此诗以豆为引,在没有明面表述兄弟二字的前提下将同室操戈的悲囧之情表露无遗,更暗藏着“相煎何太急”的规劝之意。末了,曹丕听罢,羞愧难当,旋即免除了曹植的死罪,并贬斥其为安享侯。这则故事伴随着《世说新语》而传播开来,书中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也因此为他赢得了“七步之才”的美誉。
那么,历史上真的出现过曹丕登位之后欲治曹植怠慢之罪,并逼迫其七步成诗的事情吗?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就需要从最早记载这则故事的书籍,也就是《世说新语》开始说起。
《世说新语》是由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主持撰写的,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这其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此书的创作背景和撰写人物,即刘宋和刘义庆。
总体而言,《世说新语》压根就不是史书,其所记载的故事也大多类似于寓言故事,书中甚至出现过“曹彪因吃了曹丕酒席上的枣子而暴毙”的野史段子。并且七步成诗的故事也与曹丕、曹植兄弟二人的处事风格迥然不同,曹植既能写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豪迈风范、也能描绘出“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日,飘飘兮如流风之回雪”柔美情怀,气魄非凡。作为建安七子的曹丕,其诗文同样不遑多让,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弟弟的文学造诣呢。
曹植生平的最大志向是什么?
自小他便跟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12岁那年,他还参与了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他亲眼目睹了什么叫金戈铁马,懂得了什么是运筹帷幄。他的心中早已种下了宏大的政治志向。
所谓诗言志,曹植的《白马篇》豪迈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中的最后两句写道: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他在给好朋友杨修的信《与杨德祖书》里写道:
“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
从这一诗一文当中,我们可知曹植希望用一生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曹家人才辈出,但在整个家族当中,才华可以与曹植相媲美的,只有曹丕。曹丕也是文才非凡的人,虽然在诗文上相较于曹植略有不及,但他的政治决断力却优胜不少。
古代的基业传承,都有“立嫡立长”的传统。出于对曹植的偏爱,曹操在他们兄弟俩之间,迟迟没有确定基业的继承者。
曹植因受曹丕父子的压迫下,前期所写表文表示忠心是为保全性命,而后期所写表文是因为想实现自己报国的远大抱负,尤其在魏国***岌岌可危的时候,曹植曾多次上表表示愿杀敌报国的宏伟志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植简介和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植简介和书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