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籍说理的境界有哪些类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书籍说理的境界有哪些类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与妻书第一二段赏析?
信的一开头,明确地说:“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可见烈士当时视死如归。正因为如此,这封遗书才写得这样从容细致,而又深切缠绵。全文英风逼人,感人肺腑。
革命者也是人,他们也不免会有儿女之情。但是,他们又比一般人有更为崇高的精神境界。即使是儿女之情,也往往比一般人更为丰富。林觉民烈士给妻子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内心世界多么痛苦。但他又恐怕妻子不能理解自己,因此在从容赴义之前再次向她谈述了自己的理想:“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正因为他从自己的夫妻生活中得到了幸福,更愿天下人都得到幸福,并愿为之奋斗终身:“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黑暗现实不容许做到这一点:“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因此,烈士决心打破这个黑暗的世界,“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同时,他还希望妻子体谅自己的这一片苦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也乐于“牺牲吾身与汝身之***,为天下人谋永福也”。烈士的精神世界,是何等的光明俊伟!
《与妻书》形式上是一封信,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或者说更是一首充满着悲情、亲情、豪情的令人荡气回肠、一咏三叹的革命情歌。
自“意映卿卿如晤”一开头,整封信围绕着一个有血有肉的“情”字倾诉心曲。“卿卿”一呼,落笔动情。“吾至爱汝”,“吾爱汝至”,“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作此书,泪珠与笔墨齐下”,这些饱含感情的倾诉,使读者心魂为之摇荡。正由于作者对妻子爱得深挚,因此在挥毫作书之际,夫妻之间那令人无限眷恋而又无法重温的往事,一时奔涌笔底。
第一件事是“四五年前某夕”与妻子的一席对话。作者对妻子说:“与使吾先死也,吾宁汝先吾而死。”读者乍听起来,这话真有些不近人情,谁都希望自已至爱的人健康长寿,也难怪他的妻子“初闻言而怒”。按时间推算,这番话应是林觉民婚后赴日本留学***期返故里时所说。他在日本比在国内更加接近反清革命中心,献身革命、为国捐躯的宏愿已经确立,只是担心一旦牺牲了,妻子忍受不了失去爱侣的悲痛。“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这份“道是无情却有情”的爱,是至爱。
第二件事是婚后蜜月生活的情景:“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花月掩映,两情依依,良辰美景人同在,诗情画意,温馨甜蜜。美丽的青春,无边的幸福,无法让他忘怀,这浓情蜜意,是至爱。
第三件事是“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这时新婚不久,作者写信给父亲说要远赴南洋,急得老父去厦门找他,但他却早已回家。这次外出,显然有特殊任务,但不便直接告诉妻子。所以意映要他“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希望远走天涯长相随,是至爱。
第四件事是“前十余日回家”。这次作者从日本归来,身负革命重任,本拟将实情告诉妻子,又考虑到妻子有孕在身,恐不胜其悲,“故惟日日买酒呼醉”,试图减轻压抑心底的难言之苦,永诀之痛。诚如古人所叹:“举杯消愁愁更愁”,这醉中之苦仍是对妻子的至爱所致。
除了这四个生活片断,作者对妻子的至爱,还表现在对死后的想象。一个平日不信有鬼的革命者,竟希望真有鬼,好与妻子以灵相依,以哭相和;黄泉尘世,互慰相思与寂寥。而信末因感“巾短情长”难以尽意的巨大痛苦,反以“一恸”作结,可谓以一当十,言有尽而情无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籍说理的境界有哪些类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籍说理的境界有哪些类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