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书是什么性质的书籍类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书是什么性质的书籍类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什么书?记载了什么历史?
1、《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3、《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颜师古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4、作者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汉书是中国第1部经传本?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传”,也称“太史公”。“史记”本是古代史书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130篇,52.65万余字。司马迁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司马迁还亲自***访,进行实地调查。
河南洛阳汉武帝陵内的汉武帝塑像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也堪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人们将司马迁的《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而二人也被并称为“史学两司马”。
《史记》作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不仅在古代中国史学史研究上具有辉煌的成就,甚至在世界古代史学史的研究上也是成就非凡的。《史记》开启会通古今撰成于一书的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修史的史学家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
汉书的史学理念?
开创了封建正闰史观。
正闰观其实就是正统观,正闰观的本质就是指族姓统治的合法性,即为华夏民族统治的***则为正统,非华夏民族统治的***则为非正统。在《汉书》一书中,这种观点主要是用来起到神化皇权,拥'汉'为正统的作用。
从此以后,这种正统观念就在我国史学上一直存在着,而正闰观提出后,史学家们大都提倡这种观点,以至于后来的许多***在修史时也是为了争这个所谓的'正统'而竭力。
这种观点在五代史中就特别突出,比如说,北齐替代的是东魏,于是将东魏看作是正统,以东魏孝静帝为纪,而将西魏的文帝附入到他人传记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书是什么性质的书籍类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书是什么性质的书籍类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