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学书籍爱与意志读后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心理学书籍爱与意志读后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是不是爱一个人爱的越深,就越找不到自己?
因人而异。
一种人,爱别人爱的越深,自己成长的越多 越快。这种人,因为要去爱,就要求自己能够爱的起,就要求自己在很多方面有足够的支撑力和竞争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这种类型的人的信念,努力挣钱,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积极 乐观 上进 理解,一切付出,都让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爱的关系中,扮演着阳光一样的角色,用一言一行影响和带动着爱的人的成长。这样的爱,彼此有欣赏,有尊重,有理解,有前行,有距离,有自由,让爱人的人和被爱的人,都处于舒服 自然的状态中,为了彼此的未来而共同扶持。1+1>2。
一种人,爱别人爱的越深,自己丢失自己丢的越多 越快。这种人,因为要去爱,就把自己100%甚至200%的交给了被爱之人,除了爱的那颗心,还有因为掏出心所附带的自己的爱好 兴趣 价值观 习惯 梦想 目标 等等等等,自己的一切存在,过去的 现在的 未来的,都是为了被爱之人而存在,吃喝拉撒这些个体最基本的需求,也可能会满脑子都想着别人而不顾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想成为别人期望的那个自己,努力活成别人期望的“高仿”,不甄别,不判断,不喜好,不选择……距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自己找不回自己,直到再也回不去。
现实里,当代人,特别是当代女性,越来越多的意识到爱的前提,是学会爱自己,做到先爱自己再爱别人,也用行动践行,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当代人,爱的有尊严,爱的有地位,爱的自由和自主,再也不是过去那种因为爱别人而忘记了自己,只爱别人而不爱自己。为这种进步喝彩。
NO,并非如此!
我们先来说说“爱”是什么?
“爱”这一词汇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只是一种情感体验,有时指一种行为,有时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果一个人说,“我现在得到了“爱”或者 “我正在爱”,何以见得呢?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用他的体验、感受加以检验。爱的体验包括愉悦感、依恋感、亲近感、共鸣感、信赖感、期待感和自豪感。
爱并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为。
爱作为一种行为,包含这三种要素:关心。、理解和尊重。
弗罗姆说:“爱是一种产生爱的能力。”这句话中的前一个“爱”是自己对别人的爱,后一个“爱”是指别人对自己的爱。所以爱的能力可以说就是用自己对别人的爱,去唤起别人对自己的爱。
有心理学家认为,爱是一种意志,即决定为达到自身的精神成长和另一个人的精神成长的目的而奉献自己。爱是一个净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人要超越自身的局限,成长到一个更高阶段。因此,爱的行为是一种自我净化的行动,即使这一行动的目的,皆在帮助另一个人的进化,自身的进化也在其中。
爱包含爱自己和爱别人,因为是人类,自己是人类的一员,所以,如果连自己都不爱,就不可能爱别人。当一个人爱别人爱得越深时,就是爱自己爱得越深,所以他不可能找不到自己,他正在用深刻的爱爱别人。
谢谢悟空邀请普济回答这道情感类问题,尽管不在普济垂直度,普济也甘愿冒着没人看、没红包的风险,认真来作答。因为本题符合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三点论证:
一、爱情是人最容易全部投入的情感,一触即发,一发而不可收,一旦进入不会回头。只有在碰个头破血流,死亡线上走一遭,才会回头。所以说,情到深处,必然忘我。当然,爱到深处还能找到自我的也大有人在,只是那不叫“深”,是还没有进入忘我境界,或者说是爱有保留,再就是老司机。
二、爱情的忘我状态最美,最享受,也最容易受伤。道理很简单,爱的基本原理就是“付出”,为对方付出的越完全越彻底,获得的感受越纯粹,或者说期望也获得完全的对方。这时候,这状态下,等于是把自己全部的展示给对方,没有任何防备,所以是最软弱可欺的时候,一旦受到攻击,就是致命的。而精神的致命还有肉体存在,有活过来的机会。如果直接的关联到肉体同步,那就惨了。
三、每个人都憧憬完美爱情,很多人也都不断去努力争取,真正得到的却很少。这才是关键,也是普济本文要着重阐述的一个道理。中国古哲学的核心价值,“阴阳平衡”是事物运行的基本法则,所有事物,失衡即破,平衡则立,不可违背。爱情也是一样,忘我的爱,是完全的付出。如果对方也做到完全的付出,那么恭喜你二位得到真爱,但也提醒,以后共同生活每一天都要这样,一旦付出有保留,就会出现遗憾。
世间真爱永在,用心自会得到。当你觉得爱情与理想有差别的时候,就是失衡状态,双方付出有保留,不对等,就请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你究竟从中要的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学书籍爱与意志读后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学书籍爱与意志读后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