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紫砂图录类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紫砂图录类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大竹醪糟紫砂六角坛有几种?
大竹醪糟紫砂六角坛共有三种。
大竹醪糟紫砂六角坛是以大竹醪糟为原料酿造的一种紫砂坛,一般分为三个型号:35公斤型、50公斤型和100公斤型。
大竹醪糟紫砂六角坛是制作大竹醪糟时不可或缺的工具,因为通过不断酒漫和内部的壁生积酒,能让坛壁逐渐形成一层坚硬、均匀的酒渣,从而更好的酿造出大竹醪糟。
除了大竹醪糟紫砂六角坛外,还有许多不同型号的紫砂坛,被广泛应用于茶艺和酿酒等领域。
想了解紫砂壶,有什么书可以推荐?
谢邀。
个人觉得,想要学习紫砂壶,书籍真的完全是***,因为书本里的介绍大多是基于实物去讲的,还是必须得有壶在手,然后再结合书本才能有明显的进步。
综合类入门级别的书籍,我推《紫砂壶典》这本书,书中有些细节处会有小的错误,但真的特别全面的介绍了紫砂壶结构、泥料、制作、装饰、烧制、器型以及作者等等,而且相对都是比较浅显的知识层面的内容,并没有涉及到太多艺术欣赏方面的东西,特别适合新手。
泥料方面的话,我推朱泽伟等人主编《宜兴紫砂矿料》,可以帮助了解宜兴紫砂矿料的种类与特点,而且有很多不同泥料不同温度烧制的试片图片,但是由于书籍印刷等多方面局限性,想要真正通过书籍就分辨出不同的泥料不太可能,只能作为入门基础去了解
器型方面的话,《中国紫砂茗壶珍赏》,汇总了明代、清代以及近现代很多十分经典的器型,也详细介绍了各类紫砂壶的特点,可以帮助大家培养对于好紫砂壶器型神韵的感觉。
最后,80年代出版的《壶中天地》这本杂志,具体一共出了多少期不知道,我只在朋友那儿翻看过,旧书网上有卖的,但是价格都不便宜,有财力的可以入,专业权威并且上面有很多大师经典作品,万年推~
读书的体验其实是很私人的。鉴赏一把紫砂壶也是如此。经常有小伙伴让我推荐一些紫砂专业书籍,其实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你真爱紫砂,你一定会遇到一条属于你私人的紫砂认知通道。但是,我还是“斗胆”向大家推荐几本个人认为属于“干货”范畴的紫砂专业书籍,以期交流共勉。这些书我都曾反复看过,并与圈内老师及大咖确认过,希望真爱紫砂的小伙伴们赏脸往下看。
有人说,书,是中国人存放灵魂的地方。你有多久没好好看过一本书了?当你在愈加繁复又焦躁的现实环境中,渴望从一门手艺或一件手工艺品中获得精神解脱时,你是否想过,这可能只是对生活另一种欲盖弥彰的逃避方式。手艺时有灵魂的,而你还未读懂,就渴望拥有;你来不及了解,就渴望沟通。手艺的核心或许并不仅仅在于通过外象表现的物品本身,有时候,它所归集的文化、技艺、线索、感情等,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收藏品”。譬如紫砂壶,它的世界其实真的很博大,以至于让人觉得渺小的自己可能一辈子都难以读懂它。言归正传,专业的紫砂书首先其内容是客观、严谨、准确的,其次,作者并不是出于商业利益而出版此书的,再者,这本书已经经历了时间的筛选考验,并得到大部分读者的认可。
入门书建议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既能激发阅读的兴趣,也能在最大限度上对紫砂予以了解,对所读内容能够保留一定清晰的记忆。
◎《中国紫砂茗壶珍赏》(韩其楼、夏俊伟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1)
这本书内容十分详实,从明清古壶到当下的一些精品佳作均有评论介绍,整体而言,内容还是比较客观的,作者也是比较理性的。在阅读这本书时,建议大家仔细对照作品图片和评论,一一比较鉴别,并记忆其中大致的壶型名称(这本书基本上罗列了大部分经典紫砂壶型),对以后如何鉴赏紫砂壶,会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概念。我个人非常推荐将这本书作为入门紫砂书籍,市面上有很多与之类似的紫砂书,大家也可以作为参考。
◎《宜兴紫砂珍赏》(顾景舟、徐秀棠 / 香港三联书店 / 1992)
这本书的内容也比较专业客观,作者均是当之无愧的紫砂巨擘,但因出版时间较早,此书可能不易购买,且版面印刷清晰度有限。
◎《明清紫砂珍赏》(李长平 / 浙江西泠印社 / 2006-4)
这本书体大思精,理论文字与图录赏析并重,整本书内容详实丰富,标准严格,它和一般的紫砂图录不尽相同,所著录的内容是对明清这一阶段紫砂历史的补遗:一、补充从晚清至上个世界三十年代或更晚一些的作品;二、补充茶具之外的多种文化生活作品;三、补充用了“笔画细而多的山水革命花卉”为装饰紫砂陶提供了例证。
◎《中国紫砂壶珍品鉴赏》(弘全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2004-11)
这本书好像大多数圈内人都没有看过或提及过,我也是偶然在书店发现的。此书也是图文并茂,所配文字短小精悍,一些经典壶型及紫砂历史概要均有提及,整体上也可作为入门所用。32K的小书,携带很方便,美中不足之处大概就是书中的图片,感觉色调略有失真。
为何独宜兴紫砂名扬中外?它的文化起源是怎样的?
十七世纪,宜兴所产的紫砂器,便由葡萄牙商人输入欧洲,被外国人称为“红色瓷器”或“朱泥器”。 由于紫砂与从美洲输入的印第安人所制的陶器“普加乐”极为相似,所以把它叫做“帛加拉”,在欧洲各地备受欢迎。从此,源源不断地从中国定购朱泥器, 甚至在法国还出现赝品。[_a***_]人约翰·佛烈德利希·色特格尔还仿制成功“红色瓷器”,并于1708年写了一篇文章《朱砂瓷》,足见紫砂的声誉之隆。
《明代陶瓷之时代情形》一书中指出:“宜兴输往欧洲的陶瓷数量极为可观,出口到欧洲,深得欧人的爱好。”当时,紫砂壶销往英、法、德、意等国,称为“西洋生意”。1935年“中国艺术伦敦国际展览会”上,曾展出英国人大维德收藏的时大彬壶、陈鸣远壶以及清乾隆时的陈觐侯制红砂觚式瓶、陈滋伟制梅式笔架等。
明清时期传入日本的宜兴紫砂壶很多。日本人奥兰田于1874年编著的《茗壶图录》里,收集了32件名贵紫砂壶图片资料,其中有明朝万历年间李仲芳所制的壶,明末陈和之的壶、清初陈鸣远的仿古壶,还有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的梨皮泥壶等。奥兰田认为阳羡砂壶“名于天下”,而且“争购竞求不惜百金、二百金,必获而后已”。在日本,尤其重视煎茶的小茶壶,凡刻有惠孟臣、陈鸣远、陈曼生等名字的,都受到珍爱。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现状是怎样的?
现今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分为三类,一线大拍公司有自己的藏品库,有自己的拍品征集客户群,有大部分的买家客户群,总体收益比较高。二线拍卖公司,收益不稳定,自家藏品库数量有限,得看能不能征集到多的珍***品,买家客户群体不大。三类拍卖公司,基本靠骗取鉴定费,图录费勉强维持。现在国内文物艺术品,还没形成金融类艺术资产产品,真***难,变现难,影响了大批资金的进入。但还是有一部分先知先觉的资本家,企业家正在逐步的进入到文物艺术品行业。历史以来古代珍贵的艺术品只有在不断的增值,随着大众收藏的兴起,以及未来文物艺术品做为稀缺的***,早晚会做为投资的产品,现在不是缺少热钱,只是有些因素制约,还没形成投资热潮,一旦时机成熟,大批的热钱会疯狂的涌入。
2016年,拍卖行业在“拍卖+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指引下,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国家也专门针对网络拍卖,出台了相关的法规政策,行业进入了“有规可依”时代。
我国拍卖行业稳步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拍卖行业市场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6年12月底,全国共有拍卖企业7083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18家;2016年全国拍卖成交额超过5千亿元,拍卖成交场次近6万场。2016年拍卖行业成交额5192.2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12.02%,行业发展稳中向好。
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向好,2016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规模基本稳定,从各拍品门类走势上看,古代书画成为年度重头戏,佛教艺术、紫砂茗具等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当代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延续下滑态势。
蓝皮书显示,2016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稳步发展,全国共举行文物艺术品拍卖1857场,成交额317.33亿元,较 2015 年增长13.33%。
在“拍卖+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指引下,各类拍卖业务全面触网。2016年全年网络拍卖会增长57.44%;上拍标增长了218%。在机动车、农产品等新兴拍卖业务领域,“拍卖+互联网”这一经营模式的广泛运用也较好地解决了拍卖机制快速切入流通市场问题,有效促进了新业务的发展。
拍卖行业正在被社会关注、理解、认知,行业的市场环境、法律法规进一步改善,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一类拍卖公司不为百姓服务 认为都是***货 不是流传有绪 而外国人 收藏家才有好东西 其余的拍卖公司基本上拍前收费的骗子公司普通的收藏者只能找境外的拍卖公司或走私到国外 这就是当前文化市场的現状 菅理跟不上造成的 不知要到何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紫砂图录类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紫砂图录类书籍推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