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科学科普系列书籍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科学科普系列书籍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科普书籍有哪些?
1、《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系列》丛书共10册,以广阔的视角从不同方位展现出国家地理文化最全面的内容,带领读者对国家地理文化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接触。本册《世界100文明奇迹》选取世界100处文明奇迹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浅出的介绍,发掘它们所蕴藏的文化和历史意义,真实地再现了人类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取得的辉煌成就。2、《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3、《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4、《发现科学》是2005年10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斯玛丽。本书主要讲述了从儿童的视野出发组织材料,具有大量灵活可行的真实性活动,揭示了任务型教学法的真谛等内容。5、《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是用艺术的眼光去学习科学。用故事、用图画,讲述一个科学知识、一个社会知识、一个做人的道理。法国人特有的艺术天分在这套书的插画中展现无遗,富有创造力的色彩搭配绝对会让孩子们爱不释手。绘本中的故事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单易懂,想象力丰富,寓意深刻,知识面广阔,可谓是面面俱到的童书。绘本中的扩展知识,严谨而细致的科学讲解,使这套绘本成为从低龄儿童到成人都适合阅读的百科全书。
有哪些有趣的自然科普书籍值得推荐?
推荐《生命的法则》,《金融时报》十佳科学图书,《自然》TOP20好书。
书的内容是以塞伦盖蒂草原为切入点,结合生物学、生态学、医学的诸多例证,推断出生命的法则——精密的调节逻辑。听起来好玄妙吧。翻译成简单的中国古语“水满则溢,过犹不及”。
推荐理由
“傻瓜”式阅读so easy,案例多且详实。下图是核心页,更多详细案例,建议自己买书看看。
应用范围广。
生命体共同的法则,就像吴伯凡先生曾描述过的那样“道法自然”,万物相通。这道理用在医学,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皆可适宜。专业的东西,咱可以先不深挖。
比如刷手机,延展到任何人类的消遣。适度好处多多,放松心绪,收获信息。过度呢?大量时间的浪费,知识[_a***_]浅层化,身体得不到休息,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颈椎僵了,眼睛酸痛,久坐伤身,严重的就会收到医院通知单。
刚看了一本科普书——《谁捉住了上帝粒子》,很不错,推荐。
1. 推荐理由一:20个为什么,总有一个吸引你。
《谁捉住了上帝粒子》和其他科普书显著不一样的地方是全书以问答为主。从“宇宙里的恒星比地球上的沙子数量还多吗?”、“地球上最初的小生命是怎样出现的?”、“我们体内一共有多少细菌?”到“地球内部是液态的吗?”、“月亮从哪里来?”……20个问题涉及天文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甚至是博弈论、行为经济学等众多学科,涉猎广博,极具发散性。这些问题各成一章,如果读者没有时间阅览全文,可以只看感兴趣的部分。不用担心前后章的衔接关系,放心阅读就好,这20个问题就是独立编排,彼此间没有任何逻辑。因为作者大卫·卢阿普尔希望可以在广义的层面上探讨科学,而不是专注于某一个特定的领域。每一个问题都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科学想法,总有一个吸引你。
这里我想特别建议的是,这本科普书不光是成人适合看,感兴趣的中小学生也可以看,甚至是幼儿园中大班的小朋友也可以,不过小朋友就需要和爸爸妈妈一起亲子共读了。比如你可以先挑几个为什么问问孩子,看看他对哪个感兴趣,然后让他看看文中的插图,再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为什么,或者也可以和孩子讲,以后他可以自己通过阅读来查找答案。可不要小瞧了“为什么”的重要性,孩子们的未来不可***,而好的问题就如同星星之火,它们不仅能引发好奇心,或许还能在未来引发探索和行动。
2. 可亲可近之二:以生活中的有趣对话为引言,拉近读者与科学间的距离
从行文就可以看出,作者大卫·卢阿普尔本身就是一位浪漫的科学家,所以他会觉得下雨的***期,“孩子们就像囚笼里的小狮子,因为整天被关在屋子里而变得闷闷不乐。”“夜幕低垂,海潮退去,我为夜空之美而震撼,于是关掉了照明灯,随后孩子们也纷纷照做了。***在我们眼前一泻而下,如此雄伟壮丽。”大卫·卢阿普尔的背景也很好玩。18岁时他想成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为此付出大量努力,攻读基础物理学博士。求学时他的研究方向是“量子引力”,旨在试图回答无限大和无限小的理论如何统一的难题,在这样一个激动人心又令人生畏的领域研究,可能会有点“与世隔绝”,不过博士毕业后他转行进入工业研究,现在也是全球第三大视频游戏发行商的科学总监,可谓身份多变。但难得的是无论角色怎么变化,多年来大卫·卢阿普尔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做科普工作,因为他觉得自己非常擅长做这件事情。
他有三个可爱的女儿,而《谁捉住了上帝粒子》里每一章都是以他和女儿们的对话开篇,正是这些生活中有趣的对话,带出许多有意思的问题,拉近了读者与科学间的距离,然后作者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循循善诱,解开谜团。作为科学家,大卫·卢阿普尔也是“别人家的爸爸”,他喜欢和女儿们聊科学,也常常向她们解释科学原理。孩子们的存在让大卫·卢阿普尔有了更多作为科学研究者的觉悟,也更加激发他对科普工作的热情。寻常百姓家不太可能有这样的科学家爸爸,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增加孩子们的科学素养。
3. 可亲可近之三:译者的专业、认真和用心
要想获得优秀的阅读感,除了原著带感,翻译亦要给力。作者大卫·卢阿普尔是法国人,而译者孙佳雯旅居法国多年,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在读。作为英法双语译者,她特别擅长翻译科普类作品,通读全文,可以感受到译者不仅专业素质过硬,也很认真和用心。文中的专业名词、法式幽默处都做了备注,所以读者不用担心看不懂。“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滋养科学文化的土壤却无比贫瘠。”作者大卫·卢阿普尔如是说。确实如此,当我们开口说出文化这个词时,大多数人联想到的是文学、绘画、音乐、历史……而几乎很少有人会想到科学,但毫无疑问未来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依靠的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让科学更加吸引孩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标,科学家们多创作如同《谁捉住了上帝粒子》这般可亲可近的科普书,孩子们多阅读这类优秀的书籍,总有一天,相信我们的科学土壤会孕育出绚烂的花朵。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阅读与写作,欢迎关注。很高兴在这里遇见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科学科普系列书籍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科学科普系列书籍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