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让世界了解固原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让世界了解固原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对周培公了解多少?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平定王辅臣陕甘叛乱,不仅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胁,而且剪除了吴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对参战的汉将分别论功行赏,委以重任,多方鼓励和奖赏,使他们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周培公对奖赏只有一个要求:母亲孙氏以父死殉节,望皇上能为母请旌。
康熙十五年(1676年),朝廷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规定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
周培公(本名昌,1632年-1701年),字培公,湖北荆门人,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代表作有《介庵草》。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
我就想看看又有多少人是抄百度百科的,说他做了盛京提督,最后卒于任上。你们也不去查查,盛京提督这个官职历史上压根就不存在,周培公怎么做的盛京提督?!
提督是什么?是汉军绿营的官职!盛京是满人的大本营,那里只有八旗官兵,连汉军绿营都没有,怎么可能有盛京提督这个官职?那里只有盛京将军。而盛京将军是掌管盛京军政要务(不止是军队,还包括政务)的头号人物,必须是正经的旗人担任,而且多是满洲八旗出身(甚至还有宗室成员),偶尔有蒙古八旗担当,连汉军八旗的人都没资格做,何况周培公一个没有入旗籍的***?所以那个百度百科纯粹是没有历史常识的人瞎写的,结果每次有关于周培公的问题都有人原封不动抄过来,也是挺可悲的。
然后说周培公,培公是字,他本名周昌。因为《康熙王朝》的热播而被人熟知。其实,这个人物在历史上不是很耀眼,真实经历和电视剧中差别也很大。电视剧里他科举不顺,被康熙微服私访时发现,留在身边,屡出奇谋,坚定支持康熙平定三藩,率领一帮家奴平了察哈尔王叛乱,又劝降王辅臣,率军大胜吴三桂,因为担心他一个***建功太多而被召回,后命为盛京提督,受到监视,绘制《皇舆全图》,临终推荐姚启圣收复台湾。这故事真的是很荒诞啦。盛京提督的问题已经解释过了,还有个搞笑的就是皇舆全图,作为当时全国第一份最详尽的地图,居然是一个呆在盛京的官员闭门造车就能画出来的?你不用实地测绘勘察就能从无到有画地图了?这能准吗?要是你一个人在家翻翻书就能画地图,那京城的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早画出来了。
真实的周昌,在《清史稿》中都没有独立传记,他的事迹只是附在《图海传》后面。周昌原本是个小吏,因为辅佐振武将军吴丹有功被推荐做了个七品官。后来三藩之乱爆发,图海挂帅攻打吴三桂旧将王辅臣,吴丹也在军中,所以也把周昌带去了。因为王辅臣麾下几个人是周昌的老乡,他们劝王辅臣反正,还秘密送出情报给周昌,周昌报告图海,图海命他入城劝降,王辅臣果然表现了诚意,派人跟随周昌出城拜见图海。图海将此事上报康熙,康熙嘉奖周昌,授予他一个代理参议道官职(从四品),让他入城招抚,王辅臣父子率众投降。周昌入城前曾说自己的父亲在明末被流寇所杀,母亲割掉眼睛划破脸头撞棺木而死,希望朝廷能够表彰母亲的节烈。事后,康熙同意了图海为周昌所上的奏表,授予周昌布政使参政(正四品),并对其母予以表彰。
三藩之乱平息后,周昌被授予山东蓬莱道,摄布政使(代理三品布政使),后来因为跟当地的总兵不和,互相攻击,最后被罢官回家。回乡之后,赋闲的周昌还是喜欢谈论用兵,噶尔丹扰乱边疆,周昌还上书朝廷,分析利害,提出建议。最后,周昌在家中去世。
以上就是周昌的生平了,他没有那么轰轰烈烈,唯独劝降王辅臣这点是真的,而他跟图海的地位绝对是天差地别。至于他的结局,《清史稿》写的非常清楚,周昌“后卒于家”,死在家里了。他从山东蓬莱道任上被罢免之后再也没担任任何官职,说什么康熙重新启用他为盛京提督,然后他卒于任上,真是荒唐。
周培公(1632年—1701年),本名昌,字培公,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三藩之乱时,曾劝降割据平凉的王辅臣,其著作被收入《介庵草》。
早年经历
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时,李自成进攻荆郢间,其母孙夫人殉难而死,周培公落魄无依。成为州卒小吏,不久依附显赫者进入京城,担任内阁供奉。
死于任上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西北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赋闲在家的周培公仍不时关注朝廷政事,希望复起,闻讯后连忙赶写平叛“条呈”送到京城,亦被康熙帝***纳,任命周培公为盛京(今沈阳)提督,负责戍边。
康熙四十年(1701年),卒于任上。
历史评价
《清史稿》:(周培公)好奇计。
图海: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
负责任的讲,要说对这位三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有多了解,这个咱不敢说。
为啥?因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描述,有权威的历史文献太少。
仅仅在清史稿中有只言片语:周培公,名周昌,字培公,荆门人,好奇计。写到这里,咱们得停一下,这里说,好奇计,有哪些奇计?这些奇计用在哪些事上?清史稿并没有说。
按照清史稿的记载:周培公帮助图海劝降陕甘总督王辅臣,康熙授其布政使参政。这是周培公的重要成绩。这王辅臣和吴三桂瓜葛太多,是手握重兵的实力派,能够劝降他,避免流血,和平解决,自然是功德无量,对扭转整个战局起着不小的作用。康熙让他做了布政使参政,这也是副省级的干部,可见周培公是立了大功。
此后,周培公跟随蔡毓荣再次参赞军事,直到军事结束。这蔡毓荣可不简单,他是兵部尚书蔡士英的二儿子,总领绿营,把吴三桂的部队打的是满地找牙,先后收复了岳阳、长沙、衡州、辰州、贵阳、云南。在这种将军身边做事,周培公没几把刷子肯定是不行。
战争结束后,周培公做了山东登莱道,摄布政使。这是正八经的朝廷二品大员,布政使职位和六部相当,俗称藩司,是封疆大吏。
要说周培公这脾气,也够爆的,因跟总兵不合,罢官回家。这也可以理解,本事大脾气大,以前辅佐过图海、蔡毓荣这样的名将,一个总兵他怎么看的上眼。
当然,在家他也没闲着,继续研究兵法,并在葛尔丹反清时多次上书陈述意见。
最后,周培公在家善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让世界了解固原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让世界了解固原系列书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