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什么是僧道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什么是僧道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思疏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是指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疏做为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三种解释:
1、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2、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
3、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十思: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十思疏: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译文:见了想要得到的东西,就想到知足以警戒自己; 将要大兴土木,就想到要适可而止以使百姓安宁; 考虑到帝位高随时会有危险,就想到要谦虚,并且加强自我修养; 害怕骄傲自满,就想到江海是居于百川的下游; 喜欢打猎游乐,就想到把三面追赶野兽,留一面放生作为限度; 担心意志懈怠,就想到做事要始终谨慎; 忧虑会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纳下属的意见; 害怕谗佞奸邪,就想到端正自身以斥退邪恶小人; 加恩于人时,就想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 施行刑罚时,就想到不要因为正在发怒而滥施刑罚.
谏太宗十思疏中疏的意思?
《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是指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疏做为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三种解释:
1、臣子分条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
2、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
3、僧道拜忏时所焚化的祝告文。
《隋唐演义》第78回的内容概括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回的故事?
<隋唐演义﹥第78***目是:慈上皇难庇恶公主,生张说不及死姚崇。讲的是唐玄宗平叛太平公主的这段历史,以及他的臣子姚崇和张说勾心斗角的事情。
这回里讲的故事,前半部分基本真实,和历史事实吻合,后半部分就有所夸张了,没什么价值。我们只展开上半部分分析一下。这是个宫廷内斗的故事,主要人物是玄宗、太平公主、睿宗。太平公主是个比较张扬和强势的女人,她仗着参与扳倒韦氏,把哥哥扶上皇位的功劳,高傲自大,胡作非为,与侄子不睦,一心要废掉侄子的太子之位,另立太子。她主张立长,䜭宗主张立功。她有一邦势力,当时已为太子的玄宗也有一邦势力。
一个是亲妹妹,一个是亲儿子,又是他们两个出力把自己扶上了皇位,如今他们两个斗得你死我活。䜭宗当时因玄宗有功,才没有立长,而立了玄宗为太子。但是妹妹太平还不死心。为了让太平死心,䜭宗干脆传位给了儿子,自己做太上皇。
到了这时,太平还不死心,还想下药毒死玄宗。玄宗被逼无奈,在姚崇、张说邦助下,先斩后奏,杀了太平及其主要邦凶,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安心治理国家。
从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宫廷斗争的残酷,为了争权夺利,骨肉相残。太平公主高傲自大,不识时务,其被杀可以说罪有应得。䜭宗立功不立长,唯才是用,也算明智。玄宗大义灭亲,巩固统治,创下***盛世,也是个比较能成大事有作为的皇帝。
永乐大典副本记录了什么?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永乐年间,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装成11095册,约3.7亿字,这一古代文化宝库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今存不到800卷。中国古代浩瀚的文化典籍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少数,古代典籍是承载古代文明和文化,《永乐大典》就是这样的一个宝贝,它曾经如此庞大和华丽,把中国14世纪以前的文化统统装入它的仓中。可如今,人们只能猜测他的神秘了。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带给人们太多的惊奇和赞叹,它的毁灭也带来了同样强烈的悲伤和遗憾,留给后世许多有待探寻的谜。现在,许多人不知道《永乐大典》是一部什么书,还有许多对《永乐大典》耳熟能详的人恐怕一生也无缘见到《永乐大典》的原貌。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
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1]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 ,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 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才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永乐六年(1408),《永乐大典》完成抄写,即为正本,藏于南京文渊阁。由于体量巨大,书成之后,永乐帝并没有翻阅过几次。此后的弘治皇帝和嘉靖皇帝对其颇为喜爱,尤其嘉靖帝,手边常备着一两册,成了“案头书”。 嘉靖三十六年(1557)宫中着了一把大火,给嘉靖皇帝提了醒。他命令大臣缮写《永乐大典》副本,“重录一部,贮之他所,以备不虞”。 参加人员同样阵容强大。当时选出誊录、绘画生员109人,每册结尾处要注明重录总校官、分校官的名字。嘉靖皇帝要求完全按照正本的版式、行款等进行誊写,而且要保证质量,稍有错误便需重抄。所以,《永乐大典》的正副本几乎一致。 耗时5年,副本重录终于完成。但也是从那时起,正本即下落不明,仿佛人间蒸发,甚至找不到任何损毁或有关去向的记录。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什么是僧道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什么是僧道书籍推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