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单兵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二战单兵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德军党卫军步兵的基本武器配备是什么?
***-3681支 ***-12609支 冲锋枪-321支 反坦克枪-90支 轻机枪-425挺 重机枪-110挺 50毫米迫击炮-84门 81毫米迫击炮-54门 75毫米炮-20门 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火焰喷射器-9具。
1939年第一线的主力师: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一个步兵团的火器包括26挺重机枪、85挺轻机枪、18门81mm迫击炮、27门50mm迫击炮、12门37mm反坦克炮、6门76mm 步兵炮和2门150mm步兵榴弹炮。炮兵团由3个105mm野炮大队组成,大队各3个4门制的炮连。一个150mm中型炮大队原来是配属的,后来归入第1 波步兵师编制。
1944年步兵师:步兵团支援武器为:24挺重机枪、107挺轻机枪、4门120mm迫击炮、6门81mm迫击炮、2门150mm步兵炮、6门75mm步兵炮、3门75mm反坦克炮、36件轻型反坦克武器。实力已经大大的下降了。
当MG34通用机枪出现后,德军的步兵班开始围绕这挺机枪组建火力单元。最初的时候除了正副机***之外,另外8名士兵都配备一支毛瑟98K型***,以及***和最低45发***。
机***携带一挺MG34型机枪,携弹50发,副射手携带4个装满***的50发弹鼓,再额外携弹300发***;正副机***均携带一支***用于紧急时刻自卫。战事紧张的时候还会调拨一名士兵担任***手,他会携带2个300发***的***箱。
捷克造的ZB-26轻机枪,对比苏联,英国和法国机枪,在设计方面最轻,火力方面最适中,质量方面最好,号称当时二战前期性能最出众的轻机枪之一,1940年到1941年捷克造的ZB-26轻机枪同样也服役于德军党卫军部队中,其数量也一度超过德国本国生产MG-机枪和MG-15机枪。
二战时期,德军的单兵装备是怎样配备的?
不同的步兵配备了不同的装备。
普通步兵使用的是毛瑟k98k(Kar 98k)***,就是现在吃鸡中喜闻乐见的***了,这是一种栓动***,但是有五发的弹夹。
精英步兵使用的是G43半自动***,这种***有十发弹夹,并且只要开火,下一粒***会自动填装(类似于美国的加兰德)。
冲锋枪有很多种,包括Mp36、Mp38、Mp40、Mp41和Stg44(Mp44),其中最后一种已经近似于突击***了,性能很优良,是德国精锐部队的首选***。
***主要是瓦尔特P38和鲁格08***,一般是军官佩戴。二战末期,德国还制造过Gew43***和Mp3008冲锋枪,前者可以作为半自动***使用,后者是性能更好的冲锋枪。
机枪有MG34和MG42两种。一般德国单兵是一把大枪+一把***(很多时候也没有配备,因为造***也需要***,但是***未必用得到)+手榴弹,但是反坦克***、工程兵和机枪兵是一定会配备***,因为他们需要近身防御能力。
日军的战斗意志和单兵素养在二战各国里是否是很高的?
我姥爷是个山东汉子,老八路。小的时候,偶尔听姥爷谈起战场上的往事。对日本兵,他是这样形容的。“老日本鬼子战斗力强,小日本鬼子不行。”
姥爷的意思是抗战初期,日本兵的作战能力强,到了后期,新补充上来的兵就不行了。
早期的时候,刚参军不久的姥爷跟日本兵拼***拼不过,被一刀刺穿左腮。人虽然活下来了,但是这一侧的牙齿很早就掉光了。姥爷身上有很多伤疤,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也只剩下半截。
但是,到了战争后期,姥爷再拼***就很少失手了。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活着回来的男人》,讲述一个在战争结束前辈送往东北的日本人的经历。当中的主人公体弱多病,在战争初期,以他的体质,根本无法通过征兵体检。然而即便是这样的人,到最后也被征召入伍。这样的战斗能力可想而知。
所以,所谓的“素养,”也是因人而已,因时而异。
至于战斗意志,我觉得就更扯了。因为所谓的为***而战,根本就是一个谎言。
《菊与刀》中,作者曾经提到,日本人在训练的时候,故意不让士兵睡觉。有些兵最后累得站着都能睡着。问军官为什么这样,为什么不让士兵休息?军官回答:“因为他们已早就会睡觉了,现在就是要锻炼他们不睡觉的能力。”
战后,很多西方学者都在研究,为什么日本战俘营的死亡率出奇得高。后来发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日本人对自己人都称得上残酷,又怎么可能善待战俘呢。
所以,他们所谓的“战斗意志”,只不过是让身体不断突破极限,麻木地适应各种极端条件的训练成果,对己对人都泯灭人性,完全不值得赞扬和提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单兵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单兵系列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