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儒释道汇通合流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儒释道汇通合流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教合归儒什么时候形成?
三教合归于儒是在北宋时期,标志是程朱理学的行程。儒学在西汉确立起正统地位,但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在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北宋时期一批儒学家为了重兴儒学,对佛教道教的思想进行了吸收融合,形成了理学!
以"三教"统称儒释道,始于北周时期,约公元6世纪中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之势。
经过隋唐时期的三教讲论与融通,三教合流在北宋已经大致成型,明代以后则成社会主流思想。
三教合流的代表人物?
张伯端,北宋时人,号"******",道家全真教南五祖之一,著有《悟真篇》,倡导以"内丹"为中心的"三教合一"思想。
相传,张伯端与一和尚谈佛论道,一时兴起,两人相约于净室中打坐,共出阳神去扬州观琼花。看花之美,伯端说我们各折一枝带回以作纪念。待二人阳神归位,伯端手中持有一枝琼花,而和尚手中空空如也。后人以此传说来喻伯端功力高深,也可见时人对他的尊崇。
三教合流,也称"三教合一",指北宋以后,中国"儒释道"三教思想互相影响,融汇贯通,逐渐合流。
北方石窟寺一般的顺序?
第一期:5-6世纪,是该地区开凿石窟的盛期。多大像窟、佛殿窟、塔庙窟,有少量禅窟和禅窟群。主要造像题材有三世佛、释迦、交脚弥勒、释迦多宝对坐像、千佛和思惟像,其次有本生、佛传和维摩文殊对坐像。七佛、无量寿佛、倚坐弥勒和***、骑象普贤等出现较晚。
第二期:7-8世纪,主要盛行佛殿窟、大像窟,较晚出现佛坛窟。除释迦造像外,阿弥陀、弥勒、药师等净土图像和***像逐渐复杂起来,出现地藏像,密教形象开始盛行。
第三期:9-10世纪,石窟渐趋衰落,石窟形制模仿地面佛殿的情况日益显著,佛坛后面凿出背屏,窟前接建木构堂阁的做法开始流行。窟内壁画盛行排列多种经变的新形式。佛龛两侧流行文殊、普贤相对的布局。文殊更受重视。观音崇拜更为普遍,出现了***各种变相。天王形象逐渐盛行。
第四期:11世纪以后,开凿石窟愈来愈少。造像题材除前期习见者外,罗汉群像逐渐盛行,出现了罗汉群像与佛传结合的场面。出现了布袋和尚。儒释道合流的形象在石窟中出现。后期出现了藏传佛教的秘密堂和水陆道场的连续浮雕。石窟模拟地上佛殿的做法,年代愈晚愈突出。
道观和寺庙有什么不同?
道观里面的是道士,有了道号的可以叫某某***。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道教是在上古时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的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自中华人文之始就随之而生,现有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朔到远古黄帝之时,距今已有4712年。而佛教是外来宗教据说是由东汉明帝永平七年(64),派遣蔡愔(或说张骞)等十八人前往西域求佛访道,在大月氏国遇见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僧人,得到了佛像和经典,并载以白马,明帝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修建白马寺。他们在那里翻译出《四十二章经》,中国从此有了佛教。
这就要说到我国从古至今的两大教派啦~他们分别是佛教和道教!我们应该都知道那么一点点~道观是道士也就是我们古代所说的道教的布道场所,是道士生活和修行的地方!寺庙则是和尚也就是我们古代所说的佛教的传教场所,是和尚生活和修行的地方!2家的教义和行为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道士可以留发~和尚就都是光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儒释道汇通合流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儒释道汇通合流书籍推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