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代外戚书籍简介图书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历代外戚书籍简介图书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给臣民看的史书?
1、史记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规模巨大,体系完备,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除“表”和“书”外都是以人物为中心来编排史料的,人物传记既精彩又富有文学性,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2、资治通鉴
在中国最好的史书排行中能与《史记》能一较高下的只有这部《资治通鉴》,本书以时间为纲,***为目,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内容体例严谨、脉络清晰、网罗宏大、体大思精、史料充实、考证稽详、叙事详明、繁简得宜。
司马光对《资治通鉴》文献整理思想,文献整理模式及方法,不仅结出了丰硕成果,丰富了中国古典文献学理论,而且对文献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各界要人争读不止,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所谓“史学两司马”。
3、汉书
东汉外戚宦官的形成时间?
东汉外戚宦官集团形成于十岁继位汉和帝时期。
东汉后期的皇帝都是幼年继位,继位的皇帝一般因为年幼,都不能处理朝政,只能由太后听政,而太后一介女流,也没有能力处理政务,太后就会找娘家的亲戚来帮忙处理政务,这样外戚就形成了。小皇帝长大后,不甘于外戚专权,又找不到依靠,所以只能找身边的宦官帮忙,宦官使诡计除掉外戚,这样,宦官集团就形成了。
东汉宦官专权开始于十岁即位的汉和帝时期。此后的历代东汉皇帝都是年幼即位,其中最小的殇帝即位时刚满百日,桓帝即位时年龄较大,但也不过十五岁。
每当小皇帝上台,因其年幼无知,国政往往操之于母后之手,而母后当权又往往依赖于外戚,从而造成外戚专权的局面。当皇帝长大成人后,自然想亲政收权,而这必然形成与外戚之间的利益冲突。
在皇帝与外戚的斗争中,皇帝因幼长深宫,势单力孤,所能依靠的大致也就是朝夕相处的宦官,而宦官一旦帮助皇帝取得大权,又会居功自傲,进而专权擅政。东汉宦官势力较为猖獗的时期是汉桓帝消灭外戚梁冀集团之后。由此而直至东汉灭亡,宦官专权擅政,排除异己,并制造一次次党锢***,不仅败坏了朝政,而且加深了政治的黑暗。
刘向的《列女传》是不是可以当妇女史读?
《列女传》不可以当作妇女史读。
妇女是一个群体,包括社会各个阶层的女人,《列女传》的写作本义,就如班婕妤作《女则》,其所约束的是上层社会的妇女,最主要的就是“禁止妇女干政”。因为处于不同阶层的妇女,其权利是不同的,因此,造成的破坏程度,亦是不同的,刚学到一个词“甩锅”,这里面虽然有男人“甩锅”给女人的问题,但是,就如“胡为乎株林?”这大概就是“红颜祸水”的由来吧。而在民间,比如“俟我于城隅”,人们看到的是其情的纯洁。
再举个例子,说明其约束的对象不是普通女人。卓文君与刘向是同一个朝代的人,《列女传》中诸人的故事,对她就没有什么约束力,人们对卓文君是持歌颂态度的,当垆卖酒,说明那时的妇女是可以抛头露面的,其次,花木兰替父从军,花木兰虽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这也是创作者的一种态度。唐朝有“犹得备晨炊”的石壕老妇,宋朝有“生当作人杰”的李清照,也有说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的朝云,大明有唐赛儿,小清朝有上元女史陈伯英,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应该知道这个人物。
评价历史***,要持客观的态度,比如,陆游与唐婉,首先声明,我不是男权主义者,自西周至清代,其婚姻法都是禁止近亲结婚的,宋朝,违法者,除去要受应有的惩罚,还禁止为官,这个要求,也是符合人性的,刘备曾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易经》中有,善不积不足以荣名,恶不积不足以破身。
《列女传》不能当作妇女史读。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是儒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亦是经济高度发展之后的结果。
多谢,欢迎批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代外戚书籍简介图书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代外戚书籍简介图书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