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故宫博物院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故宫博物院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故宫的图册哪本好?
1
《大故宫》(纪念版)|阎崇年
《大故宫》纪念版分上下两册,全彩精装。阎崇年先生从百万读者反馈的建议中润色内文。本书全面展现出故宫600年历史中主要的建筑、人物、***,以详实的史料、平实的语言,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故宫、深入故宫的范本之一,堪称了解故宫的百科全书。书中另附赠两张反映清代宫廷生活的绘画,***大图,首次披露,供读者收藏鉴赏。
介绍一件故宫博物院的文物?
故宫是中国藏品最为宏富的博物院,那么,它的“家底”到底有多少呢?根据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里的文物共1807558件(套),珍贵藏品168万件,文物种类丰富,涵盖了画作、书法、青铜器、金银器、漆器、钟表、宗教文物等。
下面介绍一款宝贝:
玉器之宝:青玉云龙纹炉
这是宋代的一件仿古青铜器玉器,以青铜簋为蓝本,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这原本就是清宫的藏品,后来乾隆在底下刻了一首七言诗,并将它取名为“旧玉飞龙彝炉”。
清明上河图是公认的千古名画第一巨作,无价之宝。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该画首先收藏在北宋宫廷,曾在宫内四进三出。其最后一次出宫,是当年溥仪和溥杰偷偷运出宫廷,然后被带到长春,最终凌乱地堆在了东北博物馆的临时库房。
故宫镇馆之宝书?
王珣的行书作品《伯远帖》,前后有乾隆皇帝和历代各大书法家的题跋,是故宫的“镇馆之宝”,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价值10个亿。
作为王羲之的侄子,是魏晋南北朝笔法的传承人,他所作《伯远帖》水平之高,启功先生和张锡康先生曾给予很高的评价!
故宫深藏库房的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献之《中秋帖》、索靖《出师颂》和唐代冯承素摹《兰亭序帖》四大镇馆之宝,
《平复帖》果真是陆机的真迹?
据目前我们可以掌握的证据显示,西晋《平复帖》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件名人墨迹实物,也是西晋名士陆机惟一留存的字迹,其珍贵的程度可想而知。
据著名专家王世襄先生考证,《平复帖》自唐宋元明清,一直珍藏在历代皇室。抗日战争中,著名大收藏家张伯驹逃难时,将这件名宝缝在随身穿的棉袄里,愿与之同生死。1956年张先生将《平复帖》捐献国家,后归故宫收藏。
《中秋帖》的作者到底是谁?
清代乾隆皇帝酷爱书法艺术,曾将故宫内藏有三件珍贵书法的宫殿称为“三希堂”。《中秋帖》、《伯远帖》即名列这三件至宝法书之中。
清亡后,溥仪携带大批文物出宫,其中就有《中秋帖》和《伯远帖》,后来溥仪将它们抵押给了一家日本银行,因期满未赎,为一古董商人所得,此后流入香港。解放初期,由国家购回。
经过专家鉴定,这幅书法连绵跌如“火箸画灰,连续无端末”,古称“一笔书”的《中秋帖》,肯定不是东晋王献之的真迹,但是令人惊喜的是,此乃北宋大书法家米芾临写王献之《十二月帖》的不全节临本。虽然此帖不足以反映王献之书法的真实风貌,但仍然是宋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不可多得的真迹。
《兰亭序》摹自谁手?
《兰亭序》为王羲之的著名书迹。经专家考证,相传是冯承素摹写的王羲之《兰亭序帖》,其实并不是冯承素本人写的,而是唐太宗内廷供奉拓书人的勾填本。尽管如此,该本依旧是现存最精美最能体现《兰亭序》原貌的旷世绝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故宫博物院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故宫博物院系列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