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书籍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马克思恩格斯书籍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880年把什么改为通俗性著作?
1880年,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抽取出来,改写成为一部独立的通俗性著作。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一些单行本里,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注释,都是说:"1880年恩格斯应保·拉法格的请求,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改写成为一篇独立的,通俗的著作。
宗教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宗教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来的。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分析宗教现象和宗教问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强调不能离开宗教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去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认为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宗教观念是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由此形成的宗教行为和组织制度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反对依靠行政命令或其他强制手段消灭宗教。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思想源泉。
伟大的友谊的课文批注?
伟大的友谊课文批注:这篇文章记叙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革命活动的艰苦日子里,在生活上相互关心,在事业上亲密合作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建立的伟大的友谊。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共同研究学问,共同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共同起草了《***宣言》,共同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1846年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早在1845——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有对唯物史观所作的经典表述。这一表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其基本原理的规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当代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和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因此,如果说经典作家通过对于资本主义的科学批判而超越了以往的哲学的话,那么,异化劳动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商品拜物教批判,就构成了这一批判的不同探索,其中的继承和突破也就不言而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马克思恩格斯书籍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马克思恩格斯书籍简介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