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9军历史沿革简介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39军历史沿革简介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云山战役详细经过?
云山战斗,1950年11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与美军骑兵第一师在云山发生了激烈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志愿军第39军全歼美军骑兵第一师第8团第3营及团直属队。这是现代史上,中国军队与美国军队第一次正面交锋。因此,这次战斗也被称为中美两军的第一次较量。
二战时德军围歼苏军哪支集团军?最后苏军有多少人成功突围?
突围?可能有点想多了。
苏军被歼灭的集团军远不止一个,这种歼灭是彻底歼灭。作战部队和后方机关一扫而空式的歼灭,连司令员都未必能跑出来。
在初期的惨败中,很多部队只要有些须建制留下来就会得到重建,就不算全歼,如果按损失比例算恐怕还会高一些。
这种骇人听闻的惨败主要发生在基辅会战、维亚济***战和42年的哈尔科夫战役等巨型歼灭战中,只有这种规模的战役网才足够大,保证边边角角都跑不出去。
一些说法称5、6、12、16、19、20、24、32、57共9个集团军遭到过全歼的命运,我对苏德战场的统计数字缺乏研究,放在这里作为参考。
具体情况可以自行考证。
多谢邀请
在苏德战争的第一阶段,苏军前后有20多个集团军被德军围歼或者大部围歼, 基本情况如下
1941年6-7月边境交战中的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
1941年6月底,德军优势兵力突入明斯克地域,切断了第3集团军与西方面军主力联系。第3集团军部队经过艰苦奋战,突出重围。突围后,在大本营预备队整补。
第4集团军进行艰苦防御战斗,7月末撤消***,9月末再次组建。
第10集团军在明斯克被围,***取化整为零和小群分散方式脱出重围,7月下半月撤消***,10月再次组建
1941年7-8月的斯摩棱斯克会战
第16、19和第20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陷入战役合围,7月底第16集团军突出合围,主力撤过第聂伯河
这个太模糊了,德军在苏德战争中多次合围苏军的重兵集团,尤其是在战争初期,苏军一开始3个主要方面军,西北方面军,西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中,西方面军首先被围歼,60万人的部队,约有30万人分散突围成功。而西南方面军首先在乌曼丢了6,12两个方面军,随后在基辅整个方面军全军覆没,约有5万人突围成功,而西南方面军在开战之初有80万人。
在白俄罗斯的西方面军之所以能够有大量的部队能够逃出德军的包围圈,是由于白俄罗斯森林沼泽比较多,德军在开战初期步兵部队没有跟上坦克部队的速度,形成的包围圈空隙太多,所以苏军扔掉重武器以后能够分散突围。但是,在明斯克附近突围的苏军部队在斯摩棱斯克再次陷入了德军的合围中。
而到了莫斯科战役前期,德军集中了3个坦克集群,首先又在维亚济马合围了重建的西方面军还有预备队方面军一部,德军声称俘获苏军65万人,这一次从德军合围中突围出来的苏军不多,这个没有找到数字,但是从后来苏联人自己的回忆录来看,后来莫斯科前方只有9万人组织防线来看,而且这些还大部分是从后方调来的部队来看,突围部队不会很多。
为什么说勒热夫-瑟乔夫卡战役被称之为“被遗忘的战争”?
莫斯科红场上的朱可夫元帅铜像,朱可夫元帅在二战时期的苏联军队当中可以用“战神”来形容,但是“勒热夫”战役却是朱可夫元帅少有的败绩之一,并且因为这次战役苏德双方伤亡都过于惨重,没打赢还战死了许多人,所以苏联人即便是赢得了对德战争的胜利,也是不愿意提及这次战役的。
我们在苏德战争的题材影片当中,比如说:《解放》这样宏大的苏德战争影片当中,听到苏军指战员喊出“不许后撤,后面就是莫斯科..”这句话…实际上是这句话有可能就出自“勒热夫战役”。
“勒热夫战役”发生在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22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当时是德军在1942年1月初进攻莫斯科的尾声,德军莫德尔上将指挥的第九集团军位于进攻莫斯科方向的“中央集团军群”侧翼属于战略预备队,当时交战的苏德双方其他部队已经精疲力竭了,这个时候的德军第九集团军正处于“勒热夫突出部”位置,整体楔入了苏军防线内,虽说德军在莫斯科城下已经败退,但第九集团军配合“中央集团军群”其他部队组织反攻就有可能再一次获得“莫斯科会战”的主动权,这对于莫斯科方向的苏军来说是重大威胁。
图片当中绿圈内的PЖЕВ就是“勒热夫突出部”,由于“勒热夫突出部”的第九集团军威胁太大,在莫斯科战役还没有结束时(1月20日结束)朱可夫元帅就集结了两个方面军,超过300万兵力对“勒热夫”的德军发起了进攻。
从军队数量来说显然是苏军人数占优,但是从兵员素质来看苏军则处于劣势,因为参战的部队大多是没有经过战争洗礼的新兵,武器装备方面也不占优,与久经沙场的德军相比,单兵作战能力和装备配合作战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同时朱可夫元帅也是急于求成、本来应该让莫斯科战役当中损失惨重的部队休整至少一个月时间,以恢复体力和补充装备,但是为了达到莫斯科会战后乘胜追击的目的,过早的发动战役。
“勒热夫战役”一共四个阶段,虽然每一阶段苏军都投入了30~50万人的部队,但面对德国的以逸待劳一筹莫展,甚至被德军诱敌深入,实施反包围、反突击消灭了几个集团军的兵力!在一年多的战役时间里苏军一共伤亡了超过150万人也没拿下勒热夫,这也成为朱可夫元帅军事生涯当中的唯一一次掌握优势兵力条件下的指挥失败。
而朱可夫元帅的对手,莫德尔上将则是打破常规,能守则稳扎稳打,不能守则是诱敌深入,将一部分苏军先放进来再实施反包围战术,比如说:将苏军第33集团军这样的精锐部队放进来,然后切断与大部队的联系后歼灭,就这样莫德尔运用了灵活的战术使苏军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勒热夫战役”战役苏军受到了重大的损失,数量超过了德军的2倍还多,属于一次失败的战役,苏德战史当中讳莫如深,从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这个时间段出现了战场空白,也就是“勒热夫战役”这一年多的时间,打败了也没啥好说的。
“勒热夫战役纪念馆”据说是今年就要开放了。
“勒热夫战役”虽然苏军失败了,但这次战役放到整个苏德战争中为苏军赢得了宝贵时间却是不可估量的,因为这次战役没有让德军组织力量再一次进攻莫斯科,把战争主动权牢牢的握在了自己手里。
更主要的是这次战役还影响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战役当中参战的德军数量也有150万人,而苏军不对“勒热夫突出部”的德军保持进攻态势,那么德军第九集团军有可能去增援正在进攻斯大林格勒(1942年7月17日开始)的德军“南方集团军群” ,会让守卫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压力倍增,甚至有失败的可能!
从战略角度来说“勒热夫战役”苏军牵制了德军,是给了参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苏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拖住了至少50万德军南下增援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而苏军赢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也就成了苏德的转折点,进而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9军历史沿革简介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9军历史沿革简介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