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圣教序经典放大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圣教序经典放大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初学行书临《圣教序》最为适宜?
我真的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原因是类似的提问都有点古怪。
条条大路都说通罗马,可是,你得先知道罗马在哪个方向才对不是?
一,有的人就在罗马。
二,他本人就在罗马跟前。
三,他知道去罗马的最近途径。
四,有人给了他去罗马的方向。
五,他只认为条条大路可以通罗马,自己认为只要自己不停的走就行了,这是最可怕的,他天天在重复自己的错误而不自知,弄到最后,落得个有工夫无功夫,可惜了,这样子的书法爱好者太多了。我也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吧,他们说我写的东西无家可归,我也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初学行书,最不宜临习的就是《圣教序》。《圣教序》因为是石刻,没有相当的书***底,根本就不可能把毛笔提按顿挫,起伏跌宕的变化学习到。
行书对笔法的要求比楷书高得多。行书贵在流畅。不先把笔法的组合弄清楚,冒然下笔,临写出来的只是《圣教序》的形,没有王羲之的神。主张先从《圣教序》开始行书学习的人会说,初学行书追求神意不可能,只要先把外形学到手,再去追求神韵。
话是这么讲。可是要把形似练成,不是短时间就能做到的。问题就出在时间上。就像我们现在的楷书学习一样,习惯了碑版楷书的工整,看到墨迹作品时,反倒认为没有碑版写的好。殊不知,碑书尽管也是要先书丹,然后再刻字。刻刀可是硬的,和毛笔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具。经过刻刀的雕琢,墨迹中的细节完全消失殆尽,只留下了形质的大概。我们可以把《兰亭序》和《圣教序》中相同的字找出来进行对比,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在墨迹中起笔时的逆入折抢、收笔时的顿挫回衄、行笔时的牵挚纵横,在石刻中所剩无几。当习惯了生硬的形体,审美的标准便会以石刻作为标准。习非成是,把僵硬死板当成了刚健雄强。看看学习《圣教序》的人,有几个人能写出王羲之的神韵?
书法是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的,要学习书法,最好的教材莫过于墨迹。我们要学的是笔法而非刀法。舍弃了墨迹而去追求刀痕,这便是舍本逐末。我的最新专栏《最美集王圣教序一百字》,对如何学好《圣教序》有详细的介绍。不管学习哪一种书体,首先要把笔法和运笔的问题解决。笔法不解决,不知道从何下笔,怎样收笔。运笔的问题不解决,快慢提按做不到,只是按下去做匀速的运行,笔画轻重无变化。毛笔成了“硬笔”,神意从何而来?
初学《圣教序》,一般人认为是为了先掌握行书体式,初学者得其体式即可,久学则如盲人摸象。其实要得王羲之行书真髓必学其尺牍,从中领悟其书法奥妙后,返回来再学《圣教序》便直入毫发、别有洞天。
虽然非常喜欢《集王圣教序》,但就初学择帖问题,《集王圣教序》并不是特别适合初学行书的范本。
理由有以下几点:
一是由于《集王圣教序》是集字刻帖,字内的点画或偏旁部首、结构之间的气脉不够连贯畅达。初学书法,本身技法不熟,即便有一定基础者,同样仍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临摹的字形散,缺少那种紧密的气息。甚至其中一些字是借用其他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虽然处理的非常高明,但和那些一气呵成的字和书法作品来说,仍然免不了存在气脉不畅问题。长期以往,可能会带来审美的误区。甚至以散为美。
二是《集王圣教序》是刻帖,不是墨迹范本。对于初学者来说,对于运笔的方面学起来要困难许多,看不清楚运笔技法唯美细节。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三是由于是集字作品,字形结构在跌宕起伏的要比其他字帖大的多,也就是缺少那种中和之气。所以有许多的书法理论和一些书法家都不建议初学书法或行书从那种过于跌宕多姿的作品或风格的书法入门。入门要平正的作品起步。孙过庭在书谱中也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道理是一样的 。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圣教序经典放大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圣教序经典放大系列书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