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活着书籍简介300字左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活着书籍简介300字左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果父母还健在,你能讲一下他们的生活和人生吗?
父亲是知青。1941年生人的他已年届80岁了。1964年的秋天吧,青岛一中高中毕业的他,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胸戴“下乡光荣”的大红花,和一群小伙伴们义无反顾地投入了“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滚滚洪流中,下乡插队到了我家现在居住的这个偏远村落里。迄今为止整整55年了。几年前在青大附院确诊了膀胱癌,近几年又陆陆续续地添发了脑梗和轻度老年痴呆……好在几经疗治,父亲的日常生活基本上还能自理,总算万幸 ! 母亲呢?是地地道道的我们当地人。1950年出生的她,比父亲整整小了九岁。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学历栏上赫然打印的是“文盲”俩字。他们婚后先后生养了哥哥和我两个男孩。已经快要奔五了的我们兄弟二人,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年在外,家中的常住居民只有他们老夫妇两个,现在父亲的日常起居全靠年近七十了的母亲照顾。每念及此,身为儿子的我们真的感到汗颜😭
平心而论,父亲母亲的婚姻并不完美。这么多年下来吵吵闹闹、磕磕绊绊的事情常有发生。或许是因为家庭环境、文化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上存在差异,他们两个常常吵架。但是生活就是这样有趣,这样两个纷争不断的人居然一路纠结着走到了现在。在他们身上好像真的应验了这句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几年前播放过一部挺火的电视连续剧《我的父亲母亲》。个人认为,我的父亲母亲与剧中人物“陈志和翠花”可以一比。我的母亲作为一个道地的农村姑娘,虽然是文盲,文化上有缺陷,但是她正直泼辣、直爽能干,对父亲和我们兄弟二人的爱护与照顾是执着而浓烈的。父亲在潜意识里对母亲是有轻视的,这种轻视在他们的磕磕绊绊中能够表现出来!但人生中又上哪儿去找那么多的十全十美呢?孤身一人,背井离乡的大龄青年(父亲结婚的时候得有二十七、八岁了),能够有一个不嫌弃他的年轻女孩肯嫁给他,当时的他也应该算是烧高香了吧!
父亲一直以来有一个自以为豪的优点,那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不会乱花钱。七八、七九年前后,没能返城的父亲,被就地安置到我们县里的一家国有矿山工作,总算就上了工,端上了当时的铁饭碗。母亲是个农民,除了家中的责任田,没有什么其他的收入。或许是因为有我们弟兄两个人的压力的缘故,他们在钱财上的控制是非常紧的。印象中,小时候的我们如果能吃上块1分钱一块的糖块,那感觉简直就象大获至宝一样的兴奋!他们这种节俭紧省的习惯一直延续着。到现在,两位老人脚上的袜子破了,还是要费时劳神地打上补丁继续穿,真的让人还感受到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感觉……
“幸福是什么?要每天笑着过,看日出日落。”几经苦难操持一生的父亲母亲或许已经领悟了这种人生的真谛,相互牵手、互相扶持着正在走近他们的金婚岁月。 光阴交替,岁月静好。愿年事已高的父母能够在自己的余生里一路安宁地走下去,相濡以沫,👫牵手终老!
(配图来自网络)
仲夏的午后下起了细雨,天气凉爽了许多。闻着雨声,望着窗外行色匆匆的路人,我的思绪伴着雨丝不停的游离,回想着与父母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我们全家生活在一个不是很大,但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浓厚的小城市。这里的人们纯朴、善良、好客。我的父母不是本地人,是迁移过来的。他们的故事***而感动,我一直想写,但不知从何落笔。
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二十岁的时候就出嫁了,但赶上了兵荒马乱的年代,不幸守了寡。有一年的中秋节,母亲去探望她的表哥表嫂,无意间遇上了帅气高大,但贫穷的父亲,两人一见如故,私定了终身。可世俗的偏见,家庭的困扰,他们只好私奔,来到现在居住的城市。
刚来的时候,举目无亲,就靠卖豆腐为生。后来纱厂招工,他们双双进了工厂,家才算安顿下来。再后来,陆陆续续生了我们姊妹五个。母亲生我的时候已经四十多岁了,本来要打掉,但医生说年龄大了怕有危险,于是我这个多余人,才保住了小命,笑傲于江湖。母亲产后不久,就上了班,她们是三班制。因为不会骑自行车,每天都要抱着我去托儿所,然后再去上班。姊妹五个我是最幸福的一个,是母亲一手抱大的,也因此老人家落下了病根,我好自责,好惭愧。
从小到大,我没看见父亲和母亲红过脸,更谈不上吵架。父亲除了工作,帮母亲做家务,闲暇之余喜欢拉拉二胡,唱段京剧,沙家浜是他的最爱,其它一切听母亲的安排。我们也逐渐长大,成家立业,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
时光如梭。记得有一年,母亲生病住院,儿女们都赶紧去医院轮流照顾母亲,可是老父亲还是不放心,惦记老伴,急着过来看望。刚进病房就落了泪,那份对母亲的真情流露,让我们好感动,至今我还记忆犹新。父亲曾不止一次,夸奖母亲是他们家乡数一数二的美人。母亲听后嫣然一笑,那一刻真美,美极了!
母亲明显老了,满头白发牙齿也掉得没几颗,但精气神还行,一点也不糊涂,逢年过节的,还能玩会***。老人家特别健谈,哥嫂的朋友们都喜欢和她聊天,她也好客,也特别会聊,懂的也多,这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就是不一样啊!
当我老了的时候, 能像母亲一样惹人喜欢,我也就知足了。哦邻居们说,我长得像母亲,真那样,我也能得瑟一下了。
啊!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父母的故事,暂告一段落。当下尽孝道是正事,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悔之晚矣!
我要讲的是爷爷奶奶的故事,爷爷在我眼里是一个孤陋寡言的人,他不出门,喜欢看戏,他和别人的爷爷不一样,他很少和我们说话,就觉得他和我们不亲。自从奶奶走了之后,他就突然变得话多了起来,他讲和奶奶的事,那是他从来没讲过的,他每次讲着讲着就会坐在奶奶以前经常坐着的地方像个孩子一样哭起来。我很羡慕他们两个之间的那种感情,他们从来都没有吵过架,奶奶在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成了半身不遂,是爷爷一个人照顾了奶奶六七年,他说那时候能激励他活下去的动力就是奶奶,他有一句自己的名言:为了奶奶多活一天,他就再活一天。爷爷一定是奶奶的英雄。
一生正直,待人真诚。
二袖清风,勤俭律己。
三十余年,秉公执法。
四方藏寨,留传美名。
法官硬糖,天堂安息!
我的父亲于2003年7月3日离开了我们,距今已16年了,每每想起他,都感到他很忙碌,常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回家也就住上几天,还不时有藏族朋友找上门,请他断公道,解决问题。父亲对我们几姊妹,脾气不好,多数***取棍棒教育,有时为了逃避挨打,就躲在外面不回家,有时躲在后山的矮碉堡里(碉堡二层,有一层是木板的),害的父母操心,夜里到处寻找。我们四姊妹惟有三妹挨打少,父亲打她时她若感到委屈,犯起浑来敢操起菜刀和父亲对抗,父亲有所顾忌。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当时工作忙压力大,没时间和耐心给小孩玩耍和交流。
印象较深的是,1***6年底,阿坝州红原奶粉厂和黑水县人武部征兵工作同时进行,我想当奶粉工人,就去报了名,父亲知道后不同意,坚持要我去人武部报名体检。我顺从了父亲,从而15年的军旅生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那时生活困难,物质匮乏,购物凭票,买粮凭本,父母每月收入又很低,多数人都在饥饿线上挣扎。听母亲讲过一件事,由于父亲在银行有300元的存款,被单位发现了,取消了我家的困难生活补贴,这真是雪上加霜。母亲说那时带大妹,发的购奶粉的号票都没钱买,只好送给别人,而母亲常到单位伙食团捡菠菜根熬水给大妹喝...
他爱好打篮球,曾是什邡民警队的球员之一,但他更喜欢当裁判,为了当好裁判,他还经常拿一本《篮球比赛规则》小册子学习,一场比赛 裁判下来,还要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和其他裁判交换意见。当时黑水县机关单位组织篮球比赛都要请他去当裁判,父亲非常乐意参加,他执裁跑动积极、认真、公正、不偏袒,严格执行比赛规则,大有法官的风***,深得大家公认和喜欢。
父亲常年在藏区(知木林区)工作,当地***亲切的叫他“硬糖”。这昵称有三层意思,“硬”是指他原则性强,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令,不徇私情;“糖”是指他一心一意为当地藏族办实事,办好事;三是与父亲的姓名“谐音”。他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真正做到了“赤条条来回无牵挂”,走后也没留遗产给妻子儿女。留下的就只有最高人民***颁发的人民***工作30年荣誉奖章。“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们做儿女最心痛和心酸的。父母若还在,那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活着书籍简介300字左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活着书籍简介300字左右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