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孔子书籍文案背景图案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孔子书籍文案背景图案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说“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
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惧"。是孟子赞扬孔子的一句话。说的是孔子的一部«春秋»,就让那些乱臣贼子和搞歪门邪道的人怕了。
而«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它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儒家经典文献之一。相传为孔子据鲁国史修订而成。叙事言简意赅,寓褒贬,別善恶。使统治者和明辨者能在书中分清是非,找到适合自己发展事业和治理国家有用的东西和案例。
这样的一部书,为何使一些乱臣贼子和搞外面邪道的人害怕了呢?大致原因笔者觉得有以下几点:
首先,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孔子是被当时的各诸侯国无法无天的行为惧怕了,这些诸侯国的诸侯,恃强凌弱,威逼天子,无法无天,吞并小国,互相征伐,战乱不休,弄得民不聊生,在整个春秋时代100余个诸侯国中,弑君者有三十六个,亡国的有五十二个,这个乱,到了何等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孔子在整理鲁国史书的基础上,编撰了这部«春秋»一书,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对乱臣贼子们的罪恶勾当进行了鞭打和讨伐。所以,史学家司马迁对孔子的«春秋»评价为:"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貶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第二,«春秋»记述和描写的是以叙事和案例相结合,在行文中分善恶是非,暗寓褒贬,好的,善的与以表扬和赞扬,丑恶奸诈的与以抨击和批判。使人们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和分辨是非。而那些乱臣贼子也会从中看到本身的影子,而心怀畏惧。
第三,孔子作为一介书生,在目睹了那些在各诸侯国战争中到处流离失所的贫民,和花天酒地的诸侯国贵族们的******,他想改变这一切,却又无能为力。因而只能将满腔的热血发之于笔端,***取春秋笔法,针砭时弊,将那些乱臣贼子,无法无天,草菅人命的残暴分子,一个个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远不得翻身。这也是乱臣贼子惧怕«春秋»的一个原因。
孔子在修编《春秋》这本书时,赋予了儒家思想的道德价值观,比如孔子按照周朝的礼乐标准,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纪,"仁义礼智信"的标准。
用这套价值标准一衡量,谁是乱臣,谁是贼子一目了然,所以,春秋时期的那些乱臣贼子十分惧怕。
孔子对鲁国史书做了笔削。经孔子笔削后的《春秋》被赋予其春秋大义。是儒家六经之一。其主旨是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
《春秋》极其简略,这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书面文字。而历史老师讲课口述的内容,肯定比教科书更加丰富。与此类似,孔子讲《春秋》时的书面文字,就是经。口头文字,就是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和儒家大师吴起又对孔子讲《春秋》时口述的内容加以编辑整理,成书《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春秋》用语十分严谨,这就是“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
《桓公十五年》记载:“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此为贬天子——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求私财。
《隐公元年》记载的“郑伯克段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此为退诸侯,讨大夫。
再以弑君为例:“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卫州吁弑其君完。”书弑君者之名,是言臣之罪;“宋人弑其君杵臼”,“莒人弑其君密州”,书不言弑君者之名,是言君无道也。孟子的无道之君,***得而诛之的观点正是源于此。
甚至国君思念嫁与他国的女儿,与女儿见上一面,都要被贬斥——“公会杞伯姬于姚,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
孔子之言的君君、臣臣,在《春秋》中被完美的体现。首先,以君道的标准约束君主。然后,再以臣道的标准约束群臣。就其以礼法把权力关进牢笼。今日谓之——***。
《春秋左氏传》是由孔子做经。左丘明、吴起做传的具有民主、法治、***思想的儒家经典。
鄙人从2004年起,研读诸子百家十余载,读过的典籍我都做详尽的读书笔记。其中,《左传》是我耗时最长的:每天读六个小时,读了五个月。共读了三遍,写了十几篇读书札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孔子书籍文案背景图案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孔子书籍文案背景图案简介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