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药方系列书籍伤寒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中医药方系列书籍伤寒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伤寒论都有哪些版本?
《伤寒论》有多种版本,如唐本(唐·孙思邈)、宋本(宋·高继冲)、金本《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已)、宋本(明·赵开美)、康治本(日本)、康平本(日本)、桂林本、敦煌本(残卷)等。张仲景的历史贡献就是把《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编辑在一起,他是《伤寒论》医学最后的整理者与集大成者。
譬如,康治本的50个药方全部可以在《伤寒论》中找到,你可以认为它的内容是抄于《伤寒论》。
反之,也可以认为康治本是母本,《伤寒论》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扩充而增多药方的。
《伤寒论》最好的版本当数清代乾隆年间出版的官方医书《医宗金鉴》中的《伤寒论》,主要好处是集中了乾隆以前的各家注解。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重排本,分为五册,第一册《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医学心悟中伤寒书指什么?
《伤寒论》,古代汉医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1] 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杂病论 的编著是谁?
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至今是中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伤寒杂病论》系统地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处理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辨证施治原则,奠定了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
东汉末年张仲景,见***频繁,疫病流行,引发他发愤学习医学的决心,“乃勤求古训,博***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他所撰写的《伤寒杂病论》援引《汤液经法》药方,与《内经》理论合一,完成了这部被称誉为“后世方书”之祖的中医学巨著。但此书写成后,因三国时期战乱频繁,而且各医家皆视为秘本,不肯外传,以致原书散佚不全。它的原始面貌,虽经后世考据,仍然无法完全了解。后世所知的《伤寒论》是经西晋太医令王叔和搜集整理,编纂所成。
经王叔和整理过后的版本,被称为《张仲景伤寒》、《张仲景方》或《王叔和张仲景方》,在东晋、南北朝时期,流传于民间。在这段期间,抄本流传的状况并不清楚,在同时期的医书,如《肘后方》、《针灸甲乙经》、《小品方》、《辅行诀》中皆有抄录部份的伤寒论***。在隋代太医巢元方编著《诸病源候论》时也收录了许多伤寒论的内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医药方系列书籍伤寒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药方系列书籍伤寒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