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著名的中医医案有哪些?
医案是中医诊病留下的诊治资料,类似于现在西医的病例,但是其丰富程度远远超过病例,中医的医案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的仓公,太仓公诊病对于特有心得的病人,都会记录,其中包含了患者的性别,年龄,所苦症状,以及治疗方法,治疗后的反应。
最有名的医案当属明代的《名医类案》,《名医类案》中记录了许多症状,主要以症状分类别,收集了前代诸多名家的医案,每一门类中记录了不同病机导致该致病的舌脉象,以及不同的治疗措施,十分丰富,是不可不读的医案类书目。
如果想学习经方,《经方实验录》是绕不开的一本书,《经方实验录》是经方家曹颖甫及其门人***的经方医案,其中大剂量,药性猛的方剂,均可以见到运用,其中包含了很多精彩的论述,让人耳目一新,是经方医案中可读性较高的医案。
第三部我想推荐的医案是江华名医赵守真老的《治验回忆录》。《治验回忆录》往往有大剂起沉疴的医案,让人拍案叫绝,一些医案峰回路转,给人柳暗花明之感。其中记录了许多治疗不佳,但是一番番思考与斟酌之后,再次或多次更改思路,最后达到良好的效果。
其实每个医生治病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治愈率,只能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治愈更多的患者。
许学士主要成就?
许学士即许叔微。许叔微(1079-1154年)为南宋医学家。字知可。真州白沙(今江苏仪征)人。幼年家贫,父母相继病死,成年后精心钻研医学,遇有病者求诊,不问贫富均细心治疗,救活了无数患者。绍兴二年(1132)科举考试中进士,曾任集贤院学士,故后人又称他许学士。
他对《伤寒论》很有研究,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等,对张仲景的辨证论治理论有进一步阐发和补充。
常治难症怪症,每辞酬谢,尝精研伤寒之学,强调治伤寒端在辨识虚实寒热。
他善于化裁古方,创制新方,至晚年将平生应用的验方和医案,整理编写成《类证普济本事方》。
另有《活法》、《辨证》、《翼伤寒论》、《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
人称“许学士”的宋代医道高明的大医学家许叔微,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年轻时即勤学苦读、行医济人,终享“名医进士”之誉,百姓奉其为“神医”。在他行医的生涯中,留下了不少一剂经方起沉疴的经典案例。
许叔微(1079—1154年),字知可,号白沙,又号近泉,真州白沙(今江苏省仪征县)人,宋代杰出的医学家、研究和活用《伤寒论》之大家、经方派创始人之一。
曾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集贤院学士,人称许学士。许叔微心慈近佛,志虑忠纯,遇事敢言,为人豪爽,弃官归医,终享“名医进士”之誉,百姓奉为神医。著有《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普济本事方》《普济本事方后集》传世,另著《活法》《辨类》《仲景脉法三十六图》等书。
中国著名医派?
孟河医家,最具代表性的是费、马、巢、丁四大家。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学术造诣,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绩。由他们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医派,似一颗灿烂的明星,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国初年的医坛上,流派所及,至今未衰。
费家最具代表性的大家是费伯雄(1800-1879年)、费绳甫(1851-1914年)祖孙两人。伯雄以归醇纠偏,平淡中出神奇盛名于晚清,他是孟河医派的奠基人。绳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诸诊而闻名上海。
马家原以疡科名者数世,至马培之(1820-1903年)呼声最高,影响最大。1880年晋京为慈禧太后治病,名声大振。宫廷里传出“外来医生以马文植最著”的声誉。从此以后;马培之被称为“以外科见长而以内科成名”。
巢家是在两地先后成名,即是巢崇山(1843-1909年)、巢渭芳(1869-1927年)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医50余年,家学渊源,学验两富,擅长内外两科,刀圭之术犹为独到。巢渭芳系马培之学生,精内科,尤长于时病。一生留居孟河,业务兴旺,名重乡里。
丁家医学造诣最深的是丁甘仁(1865-1926年)。他从马文植学,能兼蓄马氏内外喉三科之长,为上海一大名医;因首创中医专门学校,有“医誉满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称颂。(见《孟河四家医集》“前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纯经方一剂知医案系列书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