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籍里的中国画画作品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籍里的中国画画作品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四大才子作品?
中国古代四大才子是指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1、唐伯虎
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师从周臣,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
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枯槎鸜鹆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秋风纨扇图》为唐寅水墨人物画代表作,也是书画鉴定界公认的不多唐寅人物画真迹,描绘了一名手持纨扇伫立在秋风里的美人。画中立有湖石庭院,一仕女手执纨扇,侧身凝望,眉宇间微露幽怨怅惘神色。
她的衣裙在萧瑟秋风中飘动,身旁衬双勾丛竹。据介绍,此图突出“秋风见弃”、触目伤情的主题。
2、祝枝山
因生而左手六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世亦称“祝枝山”、“祝京兆”。长洲(今江苏吴县)人。祝允明自幼就显现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
3、文徵明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第一才子书是《三国演义》,为元代末年罗贯中所著。清初文人毛宗岗评点。 第二才子书是《好逑传》,又名《侠义风尘传》和《侠义好逑传》,为清初明教中人(又名华阳散人)编次,游方外客批阅。 第三才子书是《玉娇梨》,又名《双美奇缘》,为明末清初荑荻散人编次。 第四才子书是《平山冷燕》,为清初佚名氏所著,经荻岸山人编次。 第五才子书是《水浒》,为元末明初施耐庵所著,经金圣叹评点批注。 第六才子书是《西厢记》,为元代王实甫所著。 第七才子书是《琵琶记》,为元人高明所著。 第八才子书是《花笺记》,为明末清初佚名氏所著。 第九才子书是《捉鬼传》,清初樵云山人编次。 第十才子书是《驻春园》,清中叶吴航野客编次。
唐寅(1470-1523):《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等。
祝枝山(1460-1526):小楷《出师表》、草书《自书诗》等
文征明(1470-1559):《莆田集》
徐祯卿(1479-1511):《新倩集》、《迪功集》、《剪胜野闻》。
琴棋书画中的“画”指的什么?
书指书法。相关介绍:琴棋书画分别指琴瑟、棋、书法、绘画。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等。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扩展资料在古代,弹琴(多指弹奏古琴)、弈棋(大多指中国象棋和围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故合称琴棋书画,即“文人四友”。今常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琴棋书画,本指琴瑟、围棋、书法、绘画色彩四种古代艺术性文物或技艺,又称雅人四好。1.琴瑟:琴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由弦数可知瑟的体积比琴大。
琴瑟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奏的场合不同。
琴用于在贵宾面前弹拨,客人不说话,全神贯注地看弹琴和听琴声。
2.围棋:围棋古称“弈”,意即“你投一子,我投一子”。而名称“围棋”的含义是“一种以包围和反包围战术决出胜负的棋戏”。
3.绘画:“画”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籍里的中国画画作品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籍里的中国画画作品简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