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摄心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摄心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老子说的虚静在生活中如何运用?
虚静即是无为而求,顺着天地规律去行动,用心用直觉去感知世界,把能力转化为潜意识,转化为本能的一部分,进入本能运作的境界,才是虚静之真义。
大部分人看书学习得到的是一堆信息,很难运用,这就是有知无识,学了很多东西,却仍然缺乏干事所需要的学识、见识、胆识、功夫。就象挖了很多口见不到水的井,浪费时间浪费***。
得到一些信息是容易的,而由获得能力是要大量的训练的,把能力变为功力,是需要下苦功的,时间累积要到位,才可能功夫上身。进一步把功夫转化为本能,融会贯通了,把一切变成自然反应了,才是本能,如庖丁解牛,如此才进入虚静之最高境界,就象挖了一口永不干涸的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首先,你做任何事都要关注自己的心,不要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忘记了心灵的状态:你是被妄心控制了,胡思乱想;还是始终安住,不生执著,不会慌乱,从容淡定?如果是后者,就叫虚静。做什么事,都要养成从容、按部就班、不急于求成的习惯。日久天长,浮躁的心就会沉淀下来,你的生命也就变了。
当你明白虚静的心态时,你的身上就会出现一种不一样的磁场、生物场。网上流行过一篇文章,上面有一个能量表,说你处在什么心态时,你的能量级是多少,会发出什么样的光,这是有道理的。它是一种生命表征,证明你的生命发生了客观的变化。
所以,我们要学会不去计较,学会绝思绝虑,不要想太多,事情来了就应对它,做完之后,不管怎么样都不去牵挂。这样,你就会慢慢变得专一,做什么都很专一,你的执著就会越来越少。当你没有任何执著时,你就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这时,你的真心就会跟天地灵气合二为一,你就能***到天地之灵气,你会觉得非常轻松。这就是打坐让人身心舒畅的原因。
西方有人专门做过实验,一个人就算非常疲惫,一旦进入无我的虚静状态,并且安住上若干秒之后,他的所有细胞就会充满活力。这就是入定。很有意思。这说明,宇宙中可能有着某种能量,当你的生命频率接近它、甚至跟它达成一致时,它就会成为你的生命能量。
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有道理。我自己经常会有这种体验。哪怕我很累很累,只要眼睛一闭,心放空,在虚静中待上几分钟,最多十几分钟,我的生命就会重新充满能量。过去的很多道人也有这种体验,他们可能结不了丹,可能修不成阳神,但他们都有过这种体验。他们都曾经有过跟大自然合二为一、身心皆忘的瞬间。有些人不贪恋红尘中的***,醉心于修道,就是因为这种状态太美妙了,比红尘中的任何享受都更加美妙。
虚静顾名思义就是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坐以待毙,安逸于庸俗。
万物都是由动而生,由静而归根。虽生生不已,但却终而无不归其本。树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落叶归根。天有天根,物有物蒂,人有本源,天下没有无根之事物。万物之根在何处?盖在将开未开、将动未动的静态之中。人与万物未生之时,渺茫而无象。既育之后,则生生不息,终有灭时。唯将生未生时的虚清状态,才是万物之本根。太上在此示人要得玄关,惟有收心归静,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达到虚极静笃,自然万象皆空,一真在抱。人心的喜怒哀乐未发之时,就是人心之“复”。也就是《易经》所说的“复见其天地之心乎。”人应当常思复本的重要意义。如果真能经常致其虚极,守其静笃,即可与天地为一体,与万物为一身。那么,我之性体,可与天地并立;我身中之炁,可与万物并通。阴阳消长的规律,便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大道真炁在我身中的流行,便是自己胸中之妙。至此,返本复静之理便可得矣。本节是言修炼的原则和方法。道家注重性命双修。有关修道的丹道理论所汇集成的《道藏》巨著,有关修道的方法、境界、层次,以及各宗各派、各门各法等,共有八千卷之多 。但就其根本点而言,都是为了一个归根的目的,仍然离不开太上在本节所讲的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太上在此示人以养道求玄之法,要得玄关,惟有收敛浮华,归于笃实,凝神于虚,养气于静,才能复本归真。
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又如中医所说“心神以通明为要。”
老子说的虚静在生活中如何应用?
财神哥带着这个问题给大伙讲讲什么是虚静,虚静又怎样带进生活中的。虚的意思即是无,无有的意思即是虚,静的意思即是代表不动,如果动了就不是静了,所以动会让人不安,不安的话就会引起心里的急燥,从而会做出很多不好的事情去影响自身的身体。
那么又怎么带到生活中去应用呢?这就要见人见智了。
不安静的人,在做事时肯定会出问题的,所以要做到虚静,必须要做到知识函养一定要高,而且要有一定的经历,大家有看到很多七十岁以上的人,平时做事做人就很淡定,很安然,不会大吵大闹。因为他们经历过了种种劫难和爱恨情仇,所以一切都看开了,觉得人生除了生就是死,其它的事情己全然不重要了。所以要修此道,必须要多见多闻,放松心态,得是福,失也不追逐。反正对生命有更好的滋养。
要讲到学习与应用这一法门,那么首先我们要多阳光一些,不要做扬恶之事,要从善而起,渐渐的从修心修养进入此道。多看些道家的书籍,去理解书中的含义。做到既有理论的支持,又有行动的束缚。
世间所有的美好东西都是修心得來的,我们平时的灾难很多都是因恶心而生起的。所以修心也很重要。万事从心起嘛,易经有云,心坏则人坏,心有意,则会生起言论,有言论就会有现象,有现象才会有定数。个中的定数就是佛家的因果了。无起恶之心,必无起恶之果。
"虚静"就是是老子写书育人烦了,骑青牛出函谷关不回来了!#好货色#
十六章有句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的道,强调自然之道,人从无到有,再到有到无。
这个"虚静",影响了玄学,艺术。顾恺之提出"虚对";嵇康认为欣赏音乐要"听静而心闲";王羲之说做书法要"凝神静思";《文心雕龙》作者刘勰认为"虚静"是"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
玄学上,兵法上虚实动静,都有深刻道理。
"虚静"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已经深入到国人的骨子里了。
很多都市白领在嘈杂的都市里生活一段时间,都想找一个宁静的山沟里,充分放松,紧绷着的弦松弛一下,这也是追求虚静的一种。实在走不开的忙人,盘腿清空思绪,进入忘我。
大老爷们,抽根烟,整理一下思路,静静。
败家娘们,购点物,忘掉刚才不快,爽爽。
老人们,公园溜溜,搭个鸟笼,写意。
广场舞跳跳,健身房里虚脱,都算"虚静"在生活中的体现。
下雨不能出门待在室内可以做些什么不无聊?没有连网也不喜欢看书?
下雨天不能出门,其实泡杯茶坐在窗边听听雨声也蛮好的。如果窗边种有芭蕉树或者竹子,那雨声就更美妙了。听着雨声你会感觉全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也可以做做面食蛋糕,看着从面粉到包点或者蛋糕面包。也是蛮有成就感的!既感受过程也享受成果!
下雨不能出门待在室内可以做些什么不无聊?看到这问题有个前提就是没有网络,又不喜欢读书,现在大多人的兴趣闲时就是看手机,不看手机的人看看书籍当然也是快乐的事情。其实,一个人要解决暂时的不无聊是很简单的,或听听音乐,或写点日记,或唱唱歌、或喝喝茶喝点零食等等这样时间就会很快地打法过去了。但如此方法只能是脚疼医脚,头疼医头,不能解决一个人的真正无聊问题。要使人做到真正不无聊,就要学点“艺”。这样才能够使自己享受独处,享受学艺的快乐。
人的物质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琴棋书画诗歌舞,虽说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样样都精通,但至少可以在琴棋书画诗歌舞中选其一项,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有了这个爱好,既能急中精力将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也能将业余时间全部利用起来,使人的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有期待。人是需要有副业生活滋润的,主业是谋生的需要,是养家糊口的必须;而副业是人的精神需求,亦是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精神需求就会过得更加充实而快乐,如此,也就没有时间而感到无聊了。
这使我想到了过去在单位时,每逢遇到停电的时候,网络不通了,电脑失灵了,不能办公了,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一些不喜欢静下读书写字的人便坐如针毡,度日如年,无所事事,无聊至及,有的人只好索性外出溜达去,停电使不少同事感到无聊的样子很可笑,至今忘忆犹新。人的本能是喜欢热闹,但热闹过后总会有清净时,做人要有一种“静功”的本能,这就是能够享受独处的快乐,享受独处的美好,这就需要有一种本事和本能,需要有艺术修养,一个人手中有了艺,有了艺就不会为闲时而感到无聊了,反而觉得时间的可贵,更加珍惜时间,利用时间。
闲时学艺的好处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使每天都过得忙忙碌碌而充实,更重要的是能养成一种学习的好习惯,这样还能促进自己的本职工作提升。有句话说得好“ 无心插柳柳成荫”。现实中,有许多人的业余爱好最后还成了自己的主业,成为了一个艺术人才。战胜无聊最好的办法是学习,抓住了学习就与无聊绝缘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摄心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摄心书籍推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