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连珠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连珠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曹丕与曹操、曹植并称三曹,那么,曹丕在文学上都有哪些成就呢?
子桓写诗不如他爹和他弟,但子桓是很出色的评论家。
他写的《典论》,有很多段我们都是要求背诵的。
很可惜,丢失了很多。
现在只剩下《自叙》《论文》《论方术》三篇。
《典论》说起来有点陌生,但提到一些观点一些词,你就会发现你对它一点也不陌生。
1、文人相轻
这个词就出自《典论》,是子桓写的。论文篇的第一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2、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01
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诗人,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其诗仅存二十余首,全部是乐府。以《薤露行》《蒿里行》为代表的诗作,描述了汉末战乱和人民的疾苦;以《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作表现了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求贤如渴的宽阔胸襟,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
02
曹植才高八斗,就文学成就来说,是“三曹”中最突出的。其生活和创作以公元二二零年曹丕称帝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
其前期诗作《赠丁翼》《名都篇》《白马篇》《薤露篇》等等,都表现了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
其后期诗作《七哀》《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等等,表达了对自己怀才不遇,对政治上相互倾轧的愤懑和抗争的思想。
谢邀。
曹丕在文学上的成就,在“三曹”之中是比较全面的,主要因为他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
如果要单论诗词歌赋方面的成就,比如诗还是曹操的第一,赋是曹植第一,曹丕在诗、赋上不是第二就是第三。
象曹操的诗,别说是在他们父子三人中去评论,即使整个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也是第一位大诗人。曹操的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是传唱至今的精品,是一个时代的高峰。曹植虽然“七步成诗”,但象曹操那样高水平的诗几乎没有。但曹丕的两首《燕歌行》写得极好,可以与曹操的诗比肩了。所以论诗的话,曹操第一,曹丕第二,曹植第三。
曹植在词赋上面成就最高。著名的《洛神赋》和《铜雀台赋》都是千古奇文,这是曹操和曹丕没法比的。
曹丕的《典论 · 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文学批评的文章,开创了文学批评的新领域。“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成为了千古至论。
曹丕与曹操、曹植虽然并称三曹,但是相对于曹操和曹植在文学作品上的高产出,以及部分代表作的高光表现,曹丕显得并没有那么突出,世人记住的更多的是他的政治成就。
然而既然能够与曹操、曹植并称为三曹,那么曹丕的成就也是不可低估的,曹丕自幼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曹丕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包括诗歌、散文、赋和文学理论等方面。
诗歌主要代表作有《燕歌行》,《燕歌行》是曹丕自创的拟燕地歌曲,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七言诗;而他的五言和乐府诗也同样清绮动人,现存诗约四十首。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证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期间,***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而尤以“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两句最为经典。
曹丕的诗歌形式多样,而以五、七言为长,语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则委婉细致,回环往复,是描写男女爱情和游子思妇题材的个中能手。
提到三曹,就不得不提到建安文学,很多人知道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实际上在建安七子之上,处于建安文学顶端的人物正是三曹。如果说到文学上的成就的话,成就最高的无疑是七步成诗的曹植,三曹之中存世作品最多的也是曹植。但要说到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的话,则非曹丕莫属,所谓领袖不是作品最多,而是影响最大,这不仅限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包括对于建安文学发展的影响。
曹丕是曹操的次子,他哥哥曹昂去世之后,曹丕就成了爵位的继承人。曹操去世以后,曹丕继承了爵位,并接受大汉“禅让”,成为了魏国皇帝。这位开国之君在位时间并不长,只有五年零七个月。其政治追求也不同于曹操,他崇尚汉文帝的无为而治。当时北方已经统一,士族大家和豪强已经和曹氏***达成了一致,表示听从指挥,因此曹丕就改变了曹操打压士族大家,重用寒门子弟的做法,在政治上对于士族大家***取了妥协的策略。因此在政治和军事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最主要的军事成就就是打压青州、徐州的豪强势力,进一步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在政治上,曹丕轻刑罚、薄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算是一位政治上比较开明的君主,他自己也一直试图将自己打造成明君的形象。
在文学造诣方面,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对于自己的文学修养有过评价:“背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当然这里面有曹丕自夸其德的嫌疑,在陈寿所著的《三国志-文帝本纪》中,说曹丕著作:“所勒成垂百篇”。说明曹丕的诗作颇丰,没有前期的积累,想要提笔成文那是不可能的。通过上述记载,我们了解到曹丕博览群书、见识不凡、著作颇丰。
他的《典论》一书现存三篇,其中《论文》为重要的文学批判文献。
在《论文》中曹丕提到:“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重视文学是当时一般的看法,但以曹丕的身份和地位,发表这样的议论又如此强调,则可以说明他在提倡文学、鼓励著述的用意。建安文学的发展,离不开曹氏父子,尤其是曹丕的提倡和领导。当时很多文人被曹操所接纳,在邺城形成了一个文学集团,这个集团的顶端,是曹操高高在上,而曹植又年轻不足以服众,因此建安文学集团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曹丕。曹操是提拔文人雅士们做官,曹丕和曹植则是和他们交朋友,曹丕重视他们的文学创作,提倡和鼓励的作用更为明显。
曹丕自己作诗更倾向于民歌化,在通俗语言的作用上更加努力,因此尽管才华不及曹植,但在建安文学的民歌化这一特点上,曹丕的诗作表现的十分突出。不加雕饰、如同白话,是曹丕的诗作最突出的特点。
如《上留田行》中的“富人食稻与粱,贫子食糟与糠”,又有《艳歌何尝行》里所说的“长兄为二千石,中兄彼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往来王侯长者游”。
这些语言几乎和汉乐府民歌的语言没有分别,通过字面的意思,就很容易让人理解,因此才会广为流传。
在诗作创新上,曹丕也走在了整个建安文学集团的最前面。曹丕最出名的《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七言诗,当时还没有文人做这方面的尝试,同时曹丕所创作的六言诗也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其他人当时不过刚开始尝试而已。诗作的形式多样,是曹丕有别于他人的突出特征。
另外,曹丕的诗作中有很多描写男女相恋和离别的题材,好像只要是言情的题目,曹丕都不肯放过,有的还是带别人言情。
如曹丕为一首诗写的序中就提到: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
因此,曹丕文学成就尽管气势不如曹操,才思不及曹植,但对于建安文学,起到了很好的领导作用,对建安文学的创新,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对于建安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连珠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连珠书籍推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