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徽墨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徽墨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印章不是文房四宝?印章可以排第五宝吗?
古人注重书法,笔墨纸砚是书写练习书法的四个必备条件,缺一不可。
一幅画没有印章还是一幅画,如果缺少了笔墨纸砚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有一幅画的产生。
还有就是你指望一个五岁的小孩练习写字后也要在草纸上盖个印章?
类似文房四宝称呼最早见于魏晋时期,当时都是有所指的具体的某种笔,墨和纸、砚。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房四宝”的含义屡有变化。例如,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珪墨、澄心堂纸、婺源龙尾砚。到了宋朝,“文房四宝”则是特指湖笔、徽墨、宣纸、端砚和歙砚。今天意思就是泛指四种文房工具而已,不特指。
而印章最早是作为凭据应用的,较少用于书画,也就是说并没有明确的书画审美联合应用。很多宋画的题款都比较隐秘,何谈用印。宋元时期,像米芾,赵孟頫等开始广泛应用,而(确切可信的)王冕开始文人刻印,使篆刻和印章的使用走上了更高的层面。到明清文人画大兴,更是提出诗书画印四绝融合的口号,印章逐步提升,成为书画作品构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从发展历程来看,印章与文人合流较晚(早期铸印凿印,多为匠人),只有文人经手了才会慢慢提升地位,所以印章虽然在广泛使用,但主要是取信平整的用途,与文房应用关系不大,随着文人画大兴才升至艺术高度,而此时文房四宝的格局已经形成,不会随便加人了。
笔墨纸砚的排序应该没有太多的讲究,按照不可或缺性来理解也可以的,比如必须有笔,其次是墨,再次要纸,砚最后。
因为现代人已经不大使用这些用具,没有社会基础,所以想要再加新成员是不可得了
你好,文房四宝是指用于书、画所必备的四种工具,显然没有印章是不耽误书写绘画的。故印章不是文房四宝,只能是笔、墨、纸、砚。
我还是认可印章是第五宝的,任何书画作品都需要作者签上印章亦是署名,就跟我们今天在头条上写文章一样,打上原创的标签是一个意思。
印章也是一方小天地,也是很有讲究的,如:如何印、印在哪里、什么作品用什么印等。和其他四宝相比丝毫不逊色,作为文房第五宝我认为是合适的,以上是我的观点。
要是这么乱联系桌子应该算文房N宝中的大宝?
某些人不懂装懂,画蛇添足是要被人贻笑大方的。所谓“文房四宝”指的是写字、书画(水墨画)必不可少的物件,笔墨砚纸是缺一不可的四样文具,其它的是可有可无,怎可牵强附会呢?
屠呦呦得诺奖以后,许多人认为这个奖不能让屠呦呦独得,她得奖首先与上级的英明领导分不开、也和同志们的积极配合分不开、打扫卫生的老大爷贡献也不小、……,想想看,这和印章、笔架、镇尺、书桌、椅子、书童………等等想赖个文房N宝是不是有点相近?[大笑][大笑][大笑]
野狐试答
题主,文房四宝没有印章是有原因的,野狐解答一下你的问题。
一 文房四宝的出现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他们是文人书房必不可少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非同年同月同日生,笔据说是蒙恬发明的,野狐认为应该是蒙恬改良了笔吧;墨和砚原始部落就开始用了,当时的墨属于自然墨,砚也是自然石砚,到了汉代才开始了人工制造墨丸和瓦砚、石砚。到东汉,书写的社会需求不断增强,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大大方便了书写,笔墨纸砚也日益成为文人生活中离不开的书写工具,书房不可缺少的东西。但“文房四宝”的说法始于何时,难以考证。
二 印章的历史
印产生的时代很久远,现存传世最早的印是商代的几枚印,它最早是作为信用凭证而产生的,后来又与权力结合。文人字画用印始于赵孟頫,到王冕发现了钟乳石可以刻印,明代文征明的儿子文彭,大量制作石质印章,并用于书画,才兴起了文人字画用印的热潮。随后落款题跋越来越完备,逐渐形成了诗书画印缺一不可的局面。
三文房五宝
文房四宝的说法比较早,印没跟上,自然没有被纳入。再说印用于书画,文人书房大量的文字工作与书法绘画没关系,也就是印不是每一个文人书房必须的。明清时代,印对于文人来说显得很重要,但没有产生文房五宝的说法,也是因为“文房四宝”早已深入人心,有人有心要改,也难得到普遍的认同。但事实上,印已成为了继四宝之后的五宝,要不要这个虚名也没关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徽墨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徽墨书籍推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