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安安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安安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几个孩子一起取笑自己的孩子怎么办?
一个孩子一起取笑自己的孩子怎么办,其他的几个孩子取笑我们自己的孩子孩子,我们已经要讲道理的其他孩子听,不应该随便取笑别人,因为这样是不好的行为,让他们知道要尊重别人,取笑别人是不好的行为,让别人伤心难过,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
答:教育自己的孩子增强自信心。
在同龄孩子当中总有一些孩子取笑某些身体有缺限、成绩差的孩子,首先这类现象是错误的。在遇到这样的问题时,不要去责备别的孩子,更不要去吵闹,可以与学校及家长沟通进行教育的同时,教育自己的孩子增强自信心,刻苦学习,让自己变得比别的孩子更强,别人就不敢取笑了。
对“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看法是怎样?
最近学习传统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很愿意通过回答这个提问分享下自己的所得!
这句话出自《大学》,孔子用精简的几句话讲述修身中达到“明明德”的方法。“止、定、静、安、虑”是所要经历的5个过程阶段,“得”是“达到”的意思,这里是指达到“明明德”的境界。好比现在打游戏中的“段位”升级。
止:是让外界世俗的诱惑阻止在外,不让它影响自身。
定:知止是做法,做的好了就能达到不为外物所动的境界,是为“定”。
静:一瓶水放在桌子上不再晃动,里面的水也会渐渐平静下来。瓶子定,水静;人不为外物所动,心静。
安:内心久久平静,没有外物侵扰,心态逐渐安然自得,似有所获。
以上是个人的浅见。为什么说是浅见?并不是谦虚客套。这里涉及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特点,这一点必不可少的,但也正是现代人忽视和缺少的一点:修身。
儒家叫修身,道家叫修道,佛家叫修佛。全部都是基于身体的修行。
古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主要通过身体的“功能”。举个例子,比如被我们认为神乎其神的“天眼”,就是身体本来就有的功能,只不过多数人被后天蒙蔽了,专业名词叫“内证”。科学研究,这个能力与人的大脑中的“松果体”的结构有密切关系。
手边正好放着这本书[呲牙]
大学第一章的内容。意思是知道所应达到的理想境界(止于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志向,而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后才能泰然安稳,泰然安稳后才能行事思虑周祥,行事思虑周祥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才能有所收获。
这也是告诉人们,做学问要先懂得学习的规律,学习不是看后知道就完事,要真正的学会,学明白,要有自己的见解、体悟、收获才行(达到至善)。结合后两句“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实际是在解释前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再止于至善。”
个人觉得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不会是完美的,如我们讲到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按照中医理论对应的就是人体的肺,肝,肾,心,脾五个内脏。它们又各自对应五德,仁义礼智信,同样也对应五毒,贪嗔痴慢疑。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来到世界上一开始都是带着缺失而来,所以要在生命的修行过程中不断完善缺失的部分,完善自我,你才能身体健康,思想健康,从而让家庭幸福美满,再扩大讲***都如此,社会就更和谐,国家就更强大。当今的人普遍认为生命里缺失信仰,生命没有方向!其实大学之道就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格物致知。字字珠玑,句句真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我们来检讨一下自己,对照自己的行为,过去六七十年代火车道杆落下,然而总是有人跨越障碍心存侥幸,今天的人们看见禁行的红灯警告,又有多少人依然胆敢穿行?这就是犯了五毒中的痴念。再比如,有人占据高位,窃取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财产,这就是犯了贪念,有些人什么事情做不好,却会千方百计责怪生不逢时,怨天怼地,这就是犯了嗔念…
所以,对于题主的问题我仅
仅代表我个人诚实回答我个人的理解与体会,愿意通过头条这个平台与更多赞同与肯定传统文化的好友们有更多的学习,探讨与互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安安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安安书籍推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