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隶书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隶书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帛书特点?
汉帛书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文献价值。
因为汉帛书是古代汉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保留了许多先秦时期、汉朝及以后历代文献和史料,包括《诗经》、《左传》、《孟子》、《汉书》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哲学、文学等领域的重要资料。
此外,汉帛书还有着珍稀、稀缺的特点,因为汉代纸张并不普及,因此许多书籍是刻在竹简、牛皮或麻布纸上的,保存至今的数量非常有限。
因此,汉帛书的珍贵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隶书,各位老师有什么好建议?
- 很高兴回答此问,隶书,创于秦朝,兴于东汉,有“唐楷汉隶”之说,其对书法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都是非常好的碑帖!
隶书的主要特征:字形宽扁,结构平稳,横短竖长,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书写,选帖看个人喜好,《礼器碑》被称为隶书极则,清劲秀雅,肃穆超然,是隶书极其重要的代表作!起笔逆鋒,轻提缓按,收笔含蓄!
学书不易,持之以恒!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甲骨文始历经一千余年的发展和演变,至唐朝,形成了大小篆、隶、草、行、楷等众多书体。每一种书体的形成都承载一段历史发展的脉络。对于隶书而言,它上承篆书古文下启行楷今体,是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化重要转变阶段的一种书体。我对隶书情有独钟,笔耕不辍十余载,现与大家一起分享我对隶书学习的几点浅识,希望能为隶书学习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借鉴。
一:取法乎上,隶书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趋于成熟,遗存下来的隶书碑版石刻众多,一碑一奇,莫有同者。但艺术水准良莠不齐,只有一少部分汉代石刻经过历史的检验被大众认可而奉为经典,而大部分汉碑只能借鉴参考不能当成法帖来学习,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定要选择经典汉碑作为入门法帖。比如孔庙三碑《礼器碑》、《乙瑛碑》、前后《史晨碑》,汉三颂《石门颂》、《西狭颂》、《埔阁颂》,还有以圆润温婉、清雅秀美著称的《曹全碑》,以方正古拙、厚重雄强为特点的《张迁碑》等等。
二:专精一体,由于汉隶碑版众多风格多样,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一学习,初学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风格细致深入的学习,切不可朝秦暮楚,朝三暮四随意更换临习范本,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临习,把汉隶的用笔规律、结字规律、搞清摸透,待对某一碑刻的学习到达一定高度之后,才可旁涉众碑融会贯通。否则,今天学学这个明天临临那个,到头来哪个也学不会学不好,最终一事无成,愧对自己喜欢书法一场。
三:以篆入隶,化古为新。相对于别的书体隶书学习上手快些,但是隶书容易写成印刷体或者俗书,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除了深入的临帖以外就是以篆入隶。从两个方面讲,一是用篆书的用笔方式来写隶书,使其更显凝重,另一个是用篆书的结构来融合隶书。使其更加高古。因为隶书本来就是化繁为简、化圆为方从篆书演化而来,其用笔方式和结构形态都有相通性和延续性,正所谓篆隶是一家。
探究隶书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不管选择哪条学习路径,抱着互相交流虚心求教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才是正途。戒骄戒躁砥砺前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对于学习隶书,以下四点意见供参考:
汉隶比较有代表性的碑帖有曹全碑、乙英碑、礼器碑、张迁碑等,风格不同,各具特色。可根据个人兴趣喜好,选定一帖,勤读多临,***以时日,必见成效。
受原碑风化损毁等影响,碑帖中可能存在缺字、或字迹不清的现象,解决这一问题,可参考历代隶书名家的临本墨迹,作为重要参考和补充。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林散之的《礼器碑》《乙英碑》《张迁碑》临本,大康与其弟康雍的《汉隶七种选临》,龚望临写的《石门颂》等。
其次,就是隶书的结构,又称“结字”。隶书结构,总体上取横势,扁平。不过,也有以纵长取胜的,比如《景君碑》等,以结字上可适当灵活,不宜拘泥一端。
平时多与隶书爱好者交往,共同切磋,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找身边的隶书名家拜师学艺。书法这种艺术也是非常讲究师承的,遇到一位德艺双馨的良师,会让你少走不少弯路的。
这方面,要注意充分运用好网络***。现在书法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不少,或设有隶书板块专栏,或专注于隶书,平时要多留心、多浏览。
而且,今日头条等自媒体上,也有不少的书法圈子、专栏可积极参与其中,开阔视野,学习借鉴。
自媒体上好多隶书教学的小视频,单就某一个字的写法进行示范展示,用笔、结构讲解演示都很到位,今日头条上活跃着悠然书法、晋公子等一批隶书课程创作者,都可谓是网络上的良师。
而且,这类***作品多呈系列化、课程化,对于隶书初学者是很有帮助的,学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浏览,建议多加关注、及时收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隶书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隶书书籍推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