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籍推荐摘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籍推荐摘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诗词入门必读十本书?
1、徐晋如 《长相思——与唐宋词人的十三场约会》
2、韩启功 《诗文声律论道》
3、《佩文韵府》
清代官修大型词藻典故辞典之一,专供文人作诗时选取词藻和寻找典故,以便押韵对句之用的工具书。所收之词,上自先秦典籍,下至明代文人著作,至今仍是人们查阅古代词语、成语和典故出处的极为重要的工具书。现在通行的是上海书店一九八四年影印本。
4、《渊鉴类函》
清代官修的大型类书,共计四百五十卷,四十五个部类。每条条目分为释名总论,典故,对偶,摘句,诗文五部分。五部俱广征诸类古籍以为释。而在所选古籍诗文的排序上则遵循,释名总论部分说文,尔雅,经,史,子,集为序。典故部分则是以朝代为次序。
此书对读者增进词汇量,了解古诗文常用典故极有用处。现有中国书店影印本。
5、《词律》
清万树撰。是书二十卷,《四库全书》著录。
四大罪证什么书?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和《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并称宋初“四大书”。由于《太平广记》专收小说,《文苑英华》属诗文总集,故不以类书看待。《太平御览》初名《太平总类》,由李防等十四人奉敕修撰,辑《修文殿御览》、《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类书及其他典籍而成,分五十五门,四千五百五十八个子目。该书最大的特点以征引广博而见称,因此后人多据此校勘典籍、辑佚古书、考证名物。例如古代科学家张衡创造浑天仪和地动仪的材料,原书早已失传,但却保存于本书卷二“天部·浑仪目”内。本书卷首有“经史图书纲目”,记载书中征引书目一千六百九十多种,还不包括所引杂书和诗赋等,但这个纲目编得比较粗疏,有一些错误和重复。《太平御览》的内容也是典故事实与诗文并录,其体例是在类目下按时代先后排列材料,不再区分“叙事”或“诗文”等形式,也不作摘句或概括偶句。在辑录材料时注意保存古书的本来面目,如《艺文类聚》、《初学记》等引用它书时正文与注相连,不加分别,而《太平御览》则正文作大字,注文作小字。
由王钦若等人编集的《册府元龟》是奉宋真宗之命完成的,它与唐宋其他类书的内容和体例都不相同,其内容是专辑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迹,按事类和人物分门编次;所取材料以“正史”为主,兼***经书、子书,不取***和野史杂书。书中内容不仅是辑录它书的材料,编者也有撰述,全书分三十一部,一千一百多门,每部之前编者撰有“总序”,每门之前又有“小序”,用以概括议论本部本门的内容。《册府元龟》的卷数虽与《太平御览》相同,但篇幅却超过它的一倍,书中几乎概括了“二十四史”中的前十七史,此外还保存了不少实录、诏书、奏议等史料。前人以为《册府元龟》的内容多见于正史,故不太重视,其实,正史在流传中已出现不少阙误,利用《册府元龟》的内容正可以用来补正今存史书。清人刘文淇等即曾以此书校勘《旧唐书》而颇有成效,今人陈垣利用此书卷五百六十七的内容,补《魏书·乐志》整整一页。这些都说明该书在校勘、辑佚上的作用。但是,此书引文不注出处,则给读者增加了不少困难,这是在使用时必须注意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籍推荐摘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籍推荐摘句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