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谈古论今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谈古论今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鸦片战争后都有哪些学习西方的代表性著述?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岳忠豪
***战争以前,中国社会内部就已经孕育着传统的经世致用的思想。***战争后,民间和朝廷尽管有着广泛的仇夷的心态。但***战争中清朝的失败确实给有识之士带来极大的震撼,迫使他们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为时用,经世致用,注重现实问题,向西方学习,提倡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除林则徐外,代表人物还有魏源、姚莹、徐继畲等人。他们的思想体现在其著作之中,贯穿中西,连接中外,展现了那个时代最进步的社会思潮。
(***战争)
***战争前,林则徐就已组织人员编译《四洲志》一书,对于西方开展了较早的探索认识。可惜,战后林则徐被贬新疆,卒成未竟之功。***战争结束后,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一书。开篇即陈此书的目的是: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而作。他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他主张革新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广设工厂制造西方机器。并对于西方的政治制度有着独特的思考,他认为西方的民主制度废除了世袭制和终身制,打破了封建家天下的局面,对广选议员代表民众,选举总统执掌国政充满向往,对于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做出了“创榛辟莽,前驱先路”的探索之功。
(魏源与他的《海国图志》)
徐继畲的《瀛寰志略》按国别叙述,是一部历史、政治兼而有之的“奇书。徐氏在书中以酣畅的笔锋,对欧美的政治制度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首推华盛顿实行的总统制,内称:“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一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駸駸乎三代之遗意……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徐继畲放弃了以“夷”来指称西方诸国,“构建了一种近代的话语模式,预示着一种全新的对外理念的诞生,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转型和凝练,提供了最初的思想基石和历史***”。
***战争前后,由于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断入侵,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明的士大夫率先觉醒,开始自觉地肩负起历史赋予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使命,他们被称为"睁眼看世界"的人。主要代表人物有林则徐(代表作《四洲志》)、魏源(《海国图志》)等人。
林则徐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在西方殖民主义的侵略面前,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决心。同时,作为中国维新运动的先驱,林则徐曾经试图给中国社会引进西方的进步观念和思想,是清朝统治阶级中少有的清醒之人。
林则徐学习西方进步的思想观念和先进的技术,大致分为两部分内容。一是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法制和时事。二是关于西方先进的的科学技术(主要是军事方面)。林则徐不仅直接向外国人探寻情况,而且带头学习英语和新知识,既反映了他炽热的爱国情怀和"救亡图存"的高度责任感,也是近代中国逐渐觉醒的一部分先进的知识分子"睁眼看世界"、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与时任两广总督林则徐的托付有关。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派人设译馆,翻译外国书报,搜集和研究外国情况,编成《四洲志》。后来,林则徐被发配新疆,行至京口,与魏源相逢,他们同宿一室,彻夜倾谈。林则徐把有关《四洲志》的全部资料交给魏源,希望他能编辑成书,以唤醒国人,挽救国家于危亡。
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的著名思想家。***战争期间,他参加了抗英战斗,亲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和满清***的***,极为愤慨。1842年,他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了《海国图志》一书,开始系统的介绍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且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最详尽地介绍西方的著作。魏源认为"师夷长技"主要有三项:"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基于这已一认识,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办法。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
魏源冲破当时闭关锁国的思想桎梏,大胆提出向西方学习,这在当时是进步的,而他反对外国侵略、克敌制胜的制夷思想则是爱国的。他的思想反映了***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解脱出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
此外,当时介绍世界知识、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书籍还有姚莹的《康輏纪行》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等。
知史论史,求同存异,补长取短。敬请关注:(小生)历史之鲲……
《四洲志》
在第一次***战争爆发后,禁烟大臣林则徐初来广州时,很快敏锐地觉察出于之打交道的侵略者有别于自己以往的蛮夷的印象。至此,在举世蒙昧混沌之中,林则徐最先睁眼看世界,开始探寻外面的世界。他组织专门人士翻译外国的书籍和报纸,以便了解外国情况,并编成《四洲志》。
《道光洋艘征抚紀》
这本书是魏源首先写出的系统记述***战争史实的书籍。
《夷氛闻记》《中西纪事》
谢谢邀请!
***战争后,西学东渐的潮流如滚滚长江水滔滔不绝,经过这场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后,一部分爱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要真正战胜西方侵略者,必须“师夷长技以制夷”。在他们的引进、介绍和推动下,中国近代第一次“研究西方热”迅速勃兴,“炎炎不可抑”,一大批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传入中国。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
-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作是《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
- 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代表作是《夷氛闻记》《海国四说》等
-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作是《欧游心影录》《欧洲地理大势论》等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作是《三民主义》等
-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革命派,代表作是《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敬告青年》等
经过历史的检验,只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由于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并结出了硕果。
关注我,在下愿与你谈古论今,把酒话英雄
女儿二年级,儿子一年级,学校让买书,请问各位条友买什么书合适?
一年级孩子认字较少,建议从绘本或是故事性的书开始读,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买一些功利性的作文书、阅读理解书等,会抹***孩子读书的欲望!你可以上网搜一下适合一年级孩子读的书,很多都不错!一开始建议使用注音版!只要孩子读书多了,爱读书了,以后他就知道读什么书了!不过要以经典为主!这毕竟是精粹!
一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有限,选书应该遵循一下原则:
- 图文并茂,并图片为主,能够吸引孩子兴趣阅读的。
- 由于二年级识字较少,应选择含有拼音的读本,方便孩子理解,并能够锻炼孩子使用拼音的能力。
- 图书不宜太厚,应选择比较简单的故事,容易理解的图书切不可太厚,以免给孩子压力。
- 体现趣味、科普、幻想的图书种类,例如简单易懂儿童文学、神话童话故事。
- 以上四点都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之上的,兴趣是孩子阅读的动力,家长切不可强行推荐给孩子课外书。
- 最后J老师给大家推荐些[_a***_]读物便于家长甄选:
- 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 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邶笪钟编写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中外神话传说》 田新利选编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3、《十万个为什么》 卢嘉锡主编 少年儿童出版社 4、《与鸟儿一起飞翔》 郑作新着 湖南少儿出版社 5、《海底两万里》 (法)儒勒?凡尔纳北京教育出版社 6、《汉字的故事》 梅子涵着 上海科普出版社 7、《安徒生童话选集》(丹麦)安徒生着,叶君健译译林出版社
谢邀
你给孩子选的书,决定孩子去学校时的心情,决定着他是否爱上学、决定着他是否拥有很多好习惯……
如果孩子即将读小学,或刚刚读小学,这套好书:“胡小闹日记”注音读物——《忙忙碌碌的一年级》《酸酸甜甜的二年级》一定不要错过。
给孩子买书,先看看孩子课本中的快乐读书吧,推荐阅读的书目,如果孩子的老师只是要求给孩子买书却没说明是什么书的话。二年级的课本中就有快乐读书吧,一年级的孩子课本中如果没有的话,可以给他选择绘本阅读,图文并茂的,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一二年级都可以阅读。
针对您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供您参考:
其一,学校会提供每年每学期必读的一些书目,在一些地区,如我参加工作的江浙一带,有些县市的小升初考试都会考到必看书目的相关内容,虽然题目形式非常简单,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但是也是需要去看的,比如四年级考查的是《狼王梦》,今年五年级考查的是《中国民间故事》。
其二,男孩多看一些历史相关的内容,通过几年的课外辅导经验发现,大部分的男孩都对历史故事很有兴趣,谈古论今,互相争辩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成为他们的一个习惯,您可以选择青少年版的《史记》、《成语故事》这一类的内容给孩子看。
其三,《寓言故事》、《童话故事》,这些内容孩子还是喜欢看的,所以也应该给孩子来浏览一下。
其四,诗歌类的,如果您关注人教版教材改版的变化的话,就会发现诗歌加了很多,从三年级开始还加了很多文言,所以您可以买《唐诗三百首》和一些其他的诗词类的内容,做好文言启蒙。
至于其他类似《三字经》、《弟子规》一类的启蒙读物,学校会组织阅读背诵,无需课后再加。
希望对您有帮助
随着诗词大会的火爆,国学越来越热,学好古诗词到底有什么用处?
谢谢邀请!学好古诗词最大的好处是美化生活,古人的风雅,把生活的景色描绘的美轮美奂,让现代人爱的不能自拔,***口中都有诗,个个胸中都装词,是充实生活的明灯,也是让人生添彩的良药!也许国学和诗词不能成为名利的筹码,但一定会是给你解压生活的清风明月!一家之言,和大家一起探讨!
常常有人问我,你读诗词,到底有什么用。我哑然,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来回答这个问题。莫言说,文学的用处,就在于它的无用。有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而古典诗词作为我国几千年文化传承的纽带,却被今人反复询问其用处究竟几何。我认为,诗词之用,在于能教会人用一种唯美的眼光去看待生活。春天阳光正好,却只恼烦人的柳絮,随处乱飞。而此情此景,在才女谢道韫看来,竟可以将其与冬天的落雪联系起来,随口吟咏的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遂成千古名句。
诗词,还能教给人们淡然的处世之法。想当年的苏轼,才气纵横,有过起用的欣喜,也有过被贬的无奈。三起三落的跌宕人生,让他看透世事,反形成了自己在生活和文学上独特的豪放潇洒之风。今众人常自觉为生活苦之久矣,绝望时,可又有几人能够如苏轼一般“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与王安石交好,但两人在政见上却多有不合。可纵使如此,在他们一个被贬外省,一个起复回京的路上,两人相遇,依然把酒言欢,谈古论今,丝毫没有因为政治立场而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这样的感情,这样的气量,着实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诗词中,还包含着千百年来影响中国的各种思想。常有人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我不以为然。什么是信仰?是外在环境强加在人身上的某种精神么?显然不是。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起,人们的信仰就开始变得多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谈古论今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谈古论今书籍推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