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推荐翻译的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推荐翻译的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有哪些近十年来未被翻译过的英美出版书推荐吗?
- 能否推荐一些书?可读性强的,最好是国内作家的作品,国外作品也可以,最好翻译的信达雅?
- 翻译《道德经》译得最好的书是哪本?
- 鲁迅为什么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他都翻译过什么作品?
- 我们在国内看到的许多翻译过来的外文书籍,其和原文在内容上有差别吗?差了哪些内容?
有哪些近十年来未被翻译过的英美出版书推荐吗?
全能侦探社,原作者大脑脑洞黑洞爆炸式进行,从一只猫到穿越时空,从一棵树到另一个世界的生死存亡,我不得不说,论脑洞,我只佩服你道格拉斯亚当斯!
简爱的原著和呼啸山庄的原著都言辞了得,翻译版没有完全继承原作的魅力。我强烈举报上帝***,给夏洛蒂三姐妹加金手指。说到女性作者,不得不提一下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这一位也是文***斐然,浪漫和理性兼具。可惜这几个女人竟然没有一个活的长 ,都只有四十出头就不幸全部去世了o(╥﹏╥)o
浮士德博士的悲剧
还有莎士比亚的五种悲剧,奥赛罗、哈姆莱特、麦克白、李尔王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遣词造句堪称绝妙的名作。
除了这些小说,还有一个非常值得一看的,蕾切尔的《寂静的春天》,第一次读生化如此平静而温柔。全文用异常文雅的方式称述了人类的残忍和愚昧。这是我见过最有力量的女性文字,甚至比简爱还要动人心魄。
《仲夏夜之梦》
这应该是莎士比亚唯一一次向理想低头,改编的电影很有趣,但我好像没找到什么特别精彩的翻译。
能否推荐一些书?可读性强的,最好是国内作家的作品,国外作品也可以,最好翻译的信达雅?
好书就像好酒,可能入口感觉并不是太好,但是你需要耐心细品,品过之后你才能体验到那种经历了时间和岁月的味道。
弗洛伊德经典作品,通过对梦境的解析,了解人内心深处的潜意识和真实想法。
从集体心态出发,让人们了解集体行为背后的意义,可谓入木三分。
通过一名哲学家像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过程,揭示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这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在鞍马劳顿中写就得,是晚期斯多葛学派的著作。
运用幽默的笔触将乏味的历史重新呈现,必将是一场盛宴!
全书从四个部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的融合统一,科学革命,叙述了人类发展的简史。
中东地区一直是个***频发的地区,是什么造成这个结果的呢?这本书会给你答案。
推荐一本豆豆写的《遥远的救世主》,这本书也被拍成电视剧名字叫《天道》。故事主要讲述了年轻的女警官芮小丹通过朋友结识了商界怪才丁元英,丁元英异于常人的性格和让人瞠目结舌的才华深深吸引着芮小丹。进而引发了一段荡气回荡的天国之恋的故事。本书以爱情为主线,集结了文化、艺术、商战、***、政治、宗教、哲学等内容很有看头。
有意思的点也是推荐理由如下:
1、提出什么是文化?是真相的文化,还是弱势文化?符合事物规律的文化还是违背事物规律的文化?任何一种命运归根结底都是那种特定文化属性的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提出人为什么穷?穷在幼稚的思维,穷在期望救世主,期望救恩的文化。
3、讲到生活方式,花天酒地不违法,只是一种带符号的生活方式。
4、提到一些概念,例如:
极品混混——就是那种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儿,倒行逆施,还有理的人。
强盗逻辑——直接获取 ,冒险、***。强盗的本质是破格获取,与直接获取不同,强盗没有自信同强者在一个规则下公平竞争,只能说明强盗是弱者,因为弱势文化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就是破格获取,强盗逻辑从本质上讲是最懦弱的生存哲学。
书里可以琢磨的内容很多,情节也吸引人,可看性很强。
书很多,看你喜欢哪种题材的。传统[_a***_]方面有《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迎春花》《红岩》《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旗谱》《苦斗》等,农村题材有《小二黑结婚》《三里湾》《创业史》《山乡风云》《多收了三五斗》工业题材的《乔厂长上任记》《山道弯弯》《沉重的翅膀》《铁流奔涌》等。家庭生活有《呐喊》《徬徨》《家》《春》《秋》《寒夜》《第四病室》《骆驼祥子》《围城》《平凡的世界》《人生》《白鹿原》等,余心雨《文化苦旅》和毕淑敏《生命的意义》也值得读。
翻译《道德经》译得最好的书是哪本?
任何事物不可太执着!就是再把道德经用现代的科学态度再读万遍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奥秘!并且其中必然也存在与现实现状不符的弊端!死啃书本是不现实的!所以引领科学走出迷宫的绝对不是哲学!而是凌驾阴阳之上的道!
《道德经》被翻译成了多种外文;最早翻译的德文。
手头有三本英文版的《道德经》,分别由英国人韦利,中国大文豪林语堂和现代翻译名家许渊冲三人翻译。
相比较而言,韦利和林语堂的译本比较接近原作,但和《道德经》一样,晦涩难懂,有的地方比原作更加拗口。
许渊冲的本子就容易多了。许本第一次用“divine law”来翻译“道”;而几乎所有的外文译本都将“道”翻译成dao, 或者 tao 。
如果有兴趣爱好《道德经》又有一定英文基础,可以对照一下,优劣马上见分晓。
是注释最好的吧,历史上注释《道德经》有几千家,最好的当数西派祖师李涵虚的《东来正义》,不过李祖因天律原因,只写出来了部分,传出了很多密诀。其次,黄元吉的《道德经注释》也不错,黄师成道后,传***只讲《道德经》,讲了十几年,火候精纯老到。二人都是成道的祖师,远超诸家解读。
鲁迅为什么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他都翻译过什么作品?
谁要是告诉我,上学没学过鲁迅先生的文章,小编“子屠龙”翻开白眼,就跟Ta急、跟Ta怼、跟Ta闹。对于20世纪的中国文学来说,鲁迅先生是一座无法翻阅的高山,一个不可回避的存在。鲁迅先生不仅文笔好,而且还会翻译,是一名杰出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至今,他留下的著作与思想,依旧不断激发后人新的思考和创作。
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去仙台学医,后弃医学文,想用文字的力量影响中国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后,他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授课。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和北京***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教书。
1918年5月,他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狂人日记》,猛烈抨击人吃人的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成为文化界的伟大旗手。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鲁迅先生自己写的作品有: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从1927-1936,鲁迅先生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
鲁迅致力于通过翻译改革和丰富中国文学以改革整个社会、治愈国民的精神缺失。要治愈国人精神上的病症,就必须改革中国文学,提倡白话文,而这一切正依赖于“硬译”带来的文化冲击。中国人素来对自身文化怀有强烈自信,拒绝批评和改变,加上当时普遍存在的排外情绪,任何反对国学的行为都会惹来非议和批评。因此,鲁迅试图通过翻译西方作品走上改革中国文学的道路,应该说中国新文学的形成是由翻译而不是原创写作开始的。
鲁迅的翻译方式选择用“直译”、“硬译”和“宁信而不顺”,是为了更好地忠实于原作,同时也是为汉语输入“新的表现法”。从文化视角对“宁信而不顺”进行审视,这一主张其实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极高的译学价值,它饱含了鲁迅为创获中国文化的现代性的良苦用心,因此鲁迅先生被称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俄国十月革命后,也是鲁迅第一个为中国盗来俄罗斯文学的“普罗米修斯之火”。
我们在国内看到的许多翻译过来的外文书籍,其和原文在内容上有差别吗?差了哪些内容?
外文原著和翻译成中文的译著本肯定是有区别的。差别的原因在于:
一、不同的语言习惯会孕育不同的文学语言和习惯用语,如中国的五言绝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翻译成英文是:There is a bright moon high above my bed.
Thought it was ground frost.
Looking up I can see the bright moon.
And looking down I think about my home town.
失去了平仄韵味之后意境也无法真实表达。外语翻译成中文也是一样的道理。
二、不同的翻译者,由于处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拥有不同的思想境界和文学水平,对同一本外国书籍的理解和情感也不同,同样翻译出来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也会不同。甚至连书的名字翻译的也会不同!正像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本外国书籍和他的中文译本一定会有差异和不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推荐翻译的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推荐翻译的书籍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