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外销瓷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外销瓷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想问下清三代外销瓷的收藏价值?
当然有收藏价值了但外销瓷也分普品,美品,精品的普品也就几百元到小几千元,可以玩几件,不必多收藏。
美品精品在这几年拍卖行里都能拍到几万,还是可以收藏的。如果能够收藏到欧洲贵族定烧瓷也不错,带有家族徽章的。另外就是要注意,因为这些年外销瓷渐渐被人们认识,所以仿品也出现不少,收藏的时候可别打眼了。
什么年代外销瓷最好?
外销瓷最好的年代可以追溯到明代和清代。在明代,外销瓷开始大规模生产,以青花瓷和白瓷为主要产品,远销欧洲和东南亚。
而清代则是外销瓷的鼎盛时期,以粉彩瓷、绘画瓷和釉里红瓷等精美瓷器闻名世界。
这些时期的外销瓷制作精良,釉色鲜艳,纹饰精细,成为了中国瓷器的代表。因此,明清时期被认为是外销瓷最好的年代。
早在唐代,中国的瓷器就已经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被带到了***地区,这条海路也被称为“海上陶瓷之路”。而瓷器真正在西方世界发扬光大是在明末清初之际,在东西方物质和审美的不断互动中,中国的输出瓷器催生出了作为欧洲一种艺术风格的“中国风”,也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陶瓷制造业。
什么是出口瓷?
出口陶瓷包括:日用陶瓷、艺术陈设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及其它用瓷。 一切出口陶瓷都必须经过检验,符合贸易合同和出口标准规定的方准出口。
外销瓷以龙泉窑系青瓷为主,其次是景德镇窑系青白瓷,元代景德镇窑的青花瓷也大量用于外销,另有磁州窑系、耀州窑系、建窑系瓷器及福建、广东沿海专烧外销瓷的瓷窑产品。
我国的外销瓷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上MADE IN CHINA?
外销瓷的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发掘证明中国瓷器外销至迟始于唐代,当时已销往今朝鲜、日本、菲律宾、巴林、约旦、苏丹、埃及等亚非二十多国,品种包括唐三彩、越窑青瓷、邢窑白瓷等诸多窑口的多种器型。
随着航海业的发展,对外贸易进一步加强,中国陶瓷在宋、元两代的外销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超唐代。宋元时期的外销瓷以龙泉青瓷为主,景德镇青白瓷外销数量也颇为可观。自元代起,景德镇青花瓷也开始大量外销。
明清时期,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瓷器的外销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产品不但继续行销亚非诸国,而且开始打开了欧洲市场。甫一入市,其销量就以惊人的速度达到高峰,据统计晚明时期,我国每年销往欧洲的瓷器当以千万计。
明清时期的外销瓷主要是景德镇的青花瓷和各大窑口都有出产的釉上彩瓷。
***战争以后,随着清朝的国力衰退、社会动荡,外销瓷行业每况愈下,龙头地位逐渐被邻国日本取代。
唐宋以前,我国的外销瓷器无论造型风格还是产品质量都与国内产品一般无二。自元开始,外销瓷才开始迎合外国人的审美品味,出现了不少融合中西方艺术元素的优质产品。到了清代,外销瓷已经完全以西方审美风格为主,其色彩、造型大异国内同期产品。
最后说说款识,清以前的产品基本都不标注款识,到了乾隆后期及嘉庆年间才开始出现书有“CHINA”款的外销瓷,但数量有限。***战争以后,由于国际贸易的要求,必须写明产品的出处,我国窑工才开始在器物底部标注“CHINA”款红色印章,且不居正中。到了光绪时期,国际贸易要求器物的底部需要完整的书写“MADE IN CHINA”才能正常出口。
总之,外销瓷历史悠久,藏品数量巨大,其中也不乏精品,可以说是瓷器收藏领域的沧海遗珠。正如马未都先生所言:“外销瓷品质好、有货源、价格低,现在不藏,更待何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外销瓷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外销瓷书籍推荐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