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书籍推荐感受世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书籍推荐感受世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读过“内在小孩”相关的书籍吗?可否谈谈让你感触最深的内容?
谢邀。
我看过的关于心灵成长最好的书是张德芬老师的心灵成长系列:《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
其实内在小孩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你不知道她是活在你的潜意识里,亦或是活在你过往的生命中,所以探讨内在小孩我觉得不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学派,它既衔接着自我的认知和心灵成长,也衔接着原生家庭的课题,她和我们自己相伴相生,既感知着我们的过去,又陪伴我们的未来。
记得之前做过一个看见内在小孩的心理疗愈课程,在舒缓的引导词中我看见的竟然是一个油菜花田里像美国西部牛仔电影里带着帽子的小男孩,我不知道我这个印象出自于哪里,也不知道他是怎认知的叠加才会出现在我对内在小孩寻觅的旅途里,但是我觉得,他一定代表了我曾经的一段印记,无论是向往的还是遗留的。
如果喜欢,建议读一下张德芬老师的作品,很浅显,没有原生家庭或者一些疗愈课题那么激烈,甚至像是一个很平常的小故事,但是却会带给人舒缓的感受。
你认真地读过一本国学书籍吗?像《四书五经》,《春秋》,《论语》,有什么感受?
国学应该是指中国固有文化和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外来文化的学问。前者自不待言,后者如《六祖坛经》《大乘起信论》(我认为是中国人写的,此不置辩)也是国学的组成部分。
国学门类广泛,典籍众多。传统分为经、史、子、集,今人的学科分类无法涵盖。例如《梦溪笔谈》归入哪个门类很使人犯难。倒不如列举一二来认真阅读为有益。
前人今人都开列过书单,但多被嘲讽,以为开单人也未必读完过。我所开列都是读过的,有的还读过若干次。
《论语》,真是经典,说是中国人的圣经已不为过。读书多了、阅历广了、思考深入了,更以为然。
《孟子》,年轻时读得豪情万丈,现在以为选读一些就可以了;当然全读也会不虚此行。
《荀子》,作者变异甚多,且是法家韩非李斯的老师。特点是好读。
《道德经》可以说是***的先声,它也主要在于告诫治国者;即使当纯思想著作读,也是可以的,海德格尔认为它像诗,“诗化之思”。
《庄子》,天地间的一部大书。后来的海德格尔充分认识到它思想形式的超前几千年,它表达的思想也达到高峰。我曾想写一篇庄周与哈耶克的对话,因为他们都死死扣住个人自由这个中心不让它打滑。当然庄周还没有哈氏那么系统、那么热心构建机制;但庄周对时间的敏感却是哈氏论自由是几乎没著墨的。
不太认真读过《四书五经》《道德经》一些国学经典,感觉很棒,从此改变自己,改变了活法,知道了天地境界,圣贤境界,知道修身养性,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道仁义礼智信,要做堂堂正正的人,要做独善其身的人,知道君子是什么样子,学习圣贤的浩然之气,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为人必须学习国学。老祖宗留下的传家宝不能丢。
四书五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书》《礼》《易》《春秋》
感受:
《论语》做“人”,世上只有孔老夫子是人,其他都不是"人",你读明白什么是“人”?
《孟子》王者之师,都是教领导的道理,“领导”你学会了吗?
《大学》《中庸》都是《礼》里面的一篇文章,一般般了,朱熹有的过了……
《诗》没有看明白,感觉都是抒情,内涵我慢慢在看吧。
《书》好好学习,是当今文件的范本。
《礼》好好学习,当今需要好好学习,什么的法律和规矩,什么是礼?当今是礼崩乐坏!
《易》您背辞海了吗?您会背辞源了吗?不懂不要随便解释易,古有三个版本,当今只有《周易》。
《春秋》哈哈,春秋也有三个版本,你喜欢那个版本?我都看了,历史是每一个人观点不一样,角度都不一样,古文献的定义先看明白,自然理解三个版本《春秋》意思。
四书五经,春秋论语,这些国学书籍确实没有仔细研究过。一来上高中的时候为了应付考试,看过《古文观止》,目的是为了文言文阅读能考个好成绩;二来啊,大学没有上中文专业,没有导师强制阅读,于是就荒废了。
2007年时候,为准备研究生考试,古代文学有这一项,也就是背个重点没有往细里读。后来[_a***_]失败,这些早就扔到脑袋后面去了。
2013年时候,由于换了份工作,休息了半个月。没事经常去图书馆,看《大学》的注释,开篇一章,觉得很有道理,就背着重记忆了了一部分: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 大学的宗旨:
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古代读书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处。
巜论语》,反反复复读过好多遍了,孔子的话,引领我们修身养性,教我们如何做人,启发我们分辨君子与小人,教我们亲贤远佞。
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些话,使我知道:君子求义,小人只求利。君子心怀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君子坚持真理,求同存异。小人只知求利,常常面和心不和,他们没有原则,唯利是图。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书籍推荐感受世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书籍推荐感受世界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