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古墓发掘书籍推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古墓发掘书籍推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墓书籍?
《清皇陵地宫亲探记 》,作者徐广源。这本书的内容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内容绝对真实,也很有知识性。
徐广源,满族,河北省遵化市人,1946年3月生,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研究清代陵寝,任清东陵文物管理研究室主任多年。现专门从事清代陵寝、后妃的研究工作。现任政协唐山市常委、紫禁城学会理事、清宫史研究会理事。参加过乾隆帝裕陵地宫、慈禧陵地宫、纯惠皇贵妃地宫、容妃(香妃)地宫的开启和清理,亲手整理过慈禧的遗体。专著有《清东陵史话》、《清西陵史话》、《清朝皇陵探奇》、《清东陵》、《清西陵》。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从古墓中发掘出来的古籍有哪些?
很多很多,随便列举一些20世纪至今的出土儒家古籍吧,包括一些受捐赠的简帛文献。
01《易》类有上博简《周易》、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马王堆帛书《周易》《二三子问》《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等;
02《书》类有清华简《尹至》《尹诰》《金滕》《程寤》《保训》《皇门》《祭公》《说命》等;
03《诗》类有阜阳双古堆汉简《诗经》、清华简《周公之琴舞》、上博简《孔子诗论》等;
04《礼》类有上博简《天子建州》《武王建阼》《内礼》、武威磨嘴子汉简《仪礼》等、马王堆帛书《丧服图》等;
05《乐》类有上博简《***风曲目》、郭店楚简《乐说》等;
06《春秋》类有浙大简《左传》(疑似伪作)、清华简《系年》《楚居》、睡虎地秦简《编年记》、阜阳汉简《年表》《春秋事语》、北大汉简《周训》《赵正书》、上博简《容成氏》《用曰》《季庚子问于孔子》、慈利战国简《国语》、肩水金关汉简《国语》、马王堆帛书《春秋事语》《战国纵横家书》等;
07《论语》类有定州八角廊《论语》、肩水金关汉简《论语》、居延汉简《论语》、敦煌悬泉置汉简《论语》等;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出土的东海尹湾汉墓竹简,是难得一见的西汉东海郡档案,被墓主人师饶***后带入墓中。师饶生前为该郡负责官吏选用和档案管理的官员,墓中还出土了《神乌傅》。这套竹简为国内仅存,国家一级文物,保存于连云港市博物馆。
晋朝时盗墓贼不准盗出古书被当时学者整理成《竹书纪年》记载尧舜禹夏商厉史。张良墓南北朝时被挖开出土典籍《素书》。一九七二年山东银雀山汉墓出土战国时齐国军事家孙膑著《孙膑兵法》残简。湖南马王堆辛追墓中土竹简。江西南昌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竹简。整理出失′传的《论语》中的《齐论》。
提问者说的是古墓里发现的古籍,一般来说,纸质书有点难保存。简帛更容易历经数千年留存(当然至少西汉之前也没有纸质书)
大家都喜欢看《盗墓笔记》和《鬼吹灯》,但是对于真正的考古学家来说,那些稀奇的金银玉器固然是珍宝,其他古代文物也是视若珍宝。盗墓者很短视,《晋书》记载:西晋武帝太康年间,汲郡人不准(发音fou biao)盗挖了战国魏国一个诸侯王的坟墓(魏襄王或说魏安釐王),里面倒是有宝贝,可惜,更重要的宝贝——竹简被这货当火把引燃物,烧了不少。后来发现的依然有竹书数十车,这就是著名的汲冢竹书,里面经过当时学者整理,得竹书16种75篇。后来,大部分亡佚了,保存下来的至有《竹书纪年》(史书类严格意义上也散佚了,但是,类书等古籍里面集佚了一部分)和《穆天子传》(小说类)
2.近代的发掘
近代的比如长沙***库楚帛书
1942年9月在长沙东郊***库战国楚墓盗掘出土的帛书,盗出比较完整帛书一件和一些帛书残片。后来1***3年,湖南省博物馆进行了补救性发掘。墓葬年代属于战国中晚期。
3.现代的发掘
武威汉简,1959年7月,在甘肃武威县6号汉墓出土了469枚竹简,共计27332字。有三个《仪礼》写本。
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2号汉墓出土了一大批汉简。比较有名的是《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为什么《孙膑兵法》比较有名呢?因为一部分学者质疑孙膑其人,因为没有存世之作,认为孙膑和孙子是一个人,《孙膑兵法》证明了孙膑这个人的存在。
古墓发掘的古籍其实除了之前各位提到的简帛之外,也有纸质书的发现。比如1***5年江西星子县农民就曾发掘出两本价值足以买下整个县的古籍。1***5年在江西星子县农民在当地像往常一样的干着农活,但是今天挖的地下却有一件“宝贝”在等着他,当他一锄头下去的时候无意中挖到了一座古墓,其中有一本书(后来发现是两本书黏在一起),起初当地村民并没把这本书太当一回事,只是将其收藏在家中。1982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有文物普查人员得知消息后上门前来询问,这位村民也非常配合,将这本书上交给了工作人员。当时普查人员也没有意识到这本书的价值,在给了农民10元奖励后就带走了这本书。直到第二年,1983年江西省文化厅专家鉴定后才发现这本古籍的不寻常之处,装帧与字体上都接近宋版书,同时这一古书出土墓葬也被考察为宋代墓葬。最后经专家鉴定后确认这两本古籍为宋版《邵尧夫先生诗全集》(九卷)、《重刊邵尧夫击壤集》(七卷)。
(宋版《邵尧夫先生诗全集》,空白部分为锄头留下的伤痕)
在星子县发现宋版书的消息传开之后,很多著名学者慕名前来看这本书,江西省著名学者周金銮书、姚公骞在这本书征集后不久来星子县看书,期间两位学者为了强调其价值,对县长半开玩笑地说:“这两本书都可以买下你们整个星子县了!”把县长吓得一愣一愣。不过两位学者也并不是信口开河,至宋代印刷术才可以普及,用来大量印刷书籍,因此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最早古代书籍(不算简帛文献)也就是宋版书了,据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的说法,其早年在青岛实习的时候,宋版书在古董市场上是按页来卖的,一页按其重量要五倍黄金的价格。并且星子县出土的这两本宋版书都是之前所未见的“海内孤本”!唯一遗憾的是这两本古籍是在农民锄地的过程中发现的,在两本宋版书上留下了锄头的创伤。
类似的例子还有山东鲁荒王朱儃墓,1***0年在山东省邹县发掘的明鲁荒王朱儃中出土的随葬品中有6本元刊古籍,现收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其中有几件还是孤本,分别是《书集注辑录纂注》元董鼎辑录;《增入音注括例始末胡文定公春秋传》三十卷, 宋胡安国撰, 林尧臾音注;《四书集注》二十一卷, 朱熹撰;《少微家塾点校附音通鉴节要》五十六卷, 外纪四卷, 宋江赞撰;《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三十六卷、卷首年谱一卷, 宋黄鹤撰;《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遗文一卷,传一卷,目录一卷,唐韩愈撰,宋朱熹考异,王伯大音释。
(山东省博物馆藏元刊本《四书集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古墓发掘书籍推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古墓发掘书籍推荐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